07/01 下跌▼115點,收在7407點,成交值860億

[昨日國際]
■美股:
●摩根大通證券表示,若干抵押證券恐會再下跌,導致美林證券和花旗集團下挫,而李曼兄弟證券也傳出可能以低於市價被併購,李曼兄弟股價暴跌,諸多利空消息衝擊金融類股跌幅居十大類股之冠。在油價高漲壓力下,投資人持續賣出汽車股,通用和福特汽車股價雙雙重挫。另外,科技股也出現賣壓,先前強勢的科技族群發生補跌效應,使得類股走勢較為弱勢。不過,由於美國普通無鉛汽油平均每加侖價格再創新高,激勵能源股走強,其中以石油服務公司漲勢最為凌厲,而具有替代能源題材的核能電廠等公用事業類股漲幅亦佳,拉抬了大盤走勢。經濟數據消息方面,六月芝加哥採購經理人指數上升至49.6,五月為49.1,原因為政府退稅和走貶的美元有助於擴大出口。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上揚0.03%至11350.01 點;史坦普500 指數上揚0.13%至1280.00 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98%至2292.98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0.25%至368.16 點。

●六月歐元區通膨年增率攀至4%、近16 年最高水位,紐約電子盤八月原油期價飆升至143.67 美元/桶,增添物價上漲風險,加以股市反彈,公債避險需求降溫,十年期公債收黑。

■歐股:
●六月歐元區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4.0%、再創近16 年以來最大增幅,並高於市場預估的3.9%,壓抑歐股早盤開低,惟伊朗局勢緊張牽動油價盤中觸扺每桶143.67 美元,帶動能源股走揚,逢低買盤轉進景氣防禦性的消費與製藥股,雀巢及羅氏大藥廠漲幅均逾2%。此外,瑞典Teliasonera 以價格過低拒絕法國電信收購提案,法國電信表示將撤回此提案,此舉獲興業銀行正面評價而給予「買進」建議,該股勁揚7.2%。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上漲1.74%、法國CAC 指數上漲0.85%、德國DAX 指數下跌0.06%。

■亞股:
●油價上揚帶動中石化、中海油等能源類股收高領漲港股;法人上半年底做帳行情帶動印尼股市上揚0.73%居冠;投資人憂慮創下歷史新高的油價將拖累經濟成長,加以前一交易日美股下挫,亞股買盤意願低落,台灣、新加坡、菲律賓與馬來西亞股市同步下跌,而政府祭出多項股市利多措施也未給予台股明顯激勵作用,台股終場下跌0.33%與馬股跌幅相同。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7-01 16:30:00)
大勢分析:
指數再破近期新低,盤面上仍高達351檔跌停,護盤的動作依然不敵市場的賣壓,雖然融資餘額有加速沈澱的動作,然而指數若持續破底,則將形成惡性循環的走勢,所以盤勢未止穩前,還是保守謹慎為宜。量價結構依然不佳,在市場預期有護盤動作下,就還是有短線浮額充斥,所以造成量能大不夠大,小不夠小,那麼也只有壓縮到大家都不敢隨便搶反彈下,籌碼才會有效的沈澱,即大盤成交量萎縮到伍、陸佰億元,才有落底的跡象,以目前800~1000億元的架構來看實屬不利,破底走勢似乎是無法避免!另外近期最弱勢的四大族群必需有止跌跡象才行,包括IC設計、太陽能、營建及觀光,而強勢族群必須續強,自行車族群為觀察指標,另外近期提示的美元、油價仍是觀察重點,原則上國際股市必需止穩,國內籌碼也必需有沈澱的動作,所以時間而言至少也要半個月,所以可以觀察盤面變化,而切入點則可再等待。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55.76 -2.31 7.26
總計(億) 60.71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55.76 -2.31 7.26

外資轉為買超。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美股小漲,開平稍微上揚之後持續走軟,量能縮減。融資大減融券小減。

日線格局,台股下跌量縮,KD鈍化,MACD持續走空,沒有價位上的進場點。籌碼面越轉越佳,為多頭鋪路;美股目前下跌,明日有機會跟著DJ創新低而台股同步創7384的低點,總算測試次貸以來的低點,而後反彈。美元走軟影響油價,亞洲通膨壓力越來越大,很可會由印尼、緬甸、越南等國家而引爆的『亞洲通膨風暴』。

[其他訊息]
《Saft專欄》伯南克虛張聲勢,難改美元與油價走勢
(James Saft是路透專欄撰稿人,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撰稿 James Saft

路透倫敦7月1日電---油價漲個不停,美元持續疲軟,清楚顯示聯邦儲備委員會(FED)主席伯南克雖就力抗通脹及支撐美元強力表態,但金融市場並不買帳.

在經濟及銀行體系羸弱不堪、負實質利率推動通脹揚升等因素夾擊下,伯南克和FED似乎已定下策略,欲藉口頭干預拉高美元並壓低通脹.若能奏效,這會是好事,因為美元疲軟無疑是帶動油價上場的原因之一,而若市場能對各國央行有信心,通脹恐懼亦可紓緩.

但喊話要奏效,聽眾得相信當局有辦法、有意願跟進問題.在FED在6月25日會議決定維持利率於2%不變、且會後聲明並未透露短期內有意緊縮銀根後,市場日益質疑當局能否言行一致,而這也反映在市場價格上.

"美元是FED可信度的指標,"倫敦巴克萊資本全球資產配置主管Tim Bond表示,"美元正走跌,這反映FED不會以行動支持其強硬談話.大家已不太相信FED,而在他們展現已準備好犧牲經濟成長來打擊通脹之前,這種情況不會改變."自FED上次會議以來,美元貿易加權指數走跌,6月24日迄今下跌約1.5%,與伯南克罕見地警告弱勢美元刺激通脹時相較,目前價位也比較低.

**升息阻力極大**

伯南克的口頭干預現在看來像是旨在預防美元暴跌,因為他在6月3日開金口後兩天,歐洲央行(ECB)在月度例會後實質宣告了將在7月3日下次會議上升息;如果伯南克不是預先出口術,美元很可能會失序狂跌.

在口頭干預美元走勢僅收短暫效果之後,伯南克是否會再次觸及此一議題,而屆時匯市交易員會有什麼反應,都是令人感興趣的事.同樣地,FED官員接連發表強硬談話,加上經濟持續呈現疲弱成長,這在5月及6月間改變了市場對利率走向的預期,但FED未以實際行動跟進,則是再次削弱了上述預期.

美國短期利率期約顯示,目前市場預期FED於8月會議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為50%,而在6月24日時,市場預期FED在8月升息25基點的機率為74%.金融市場出現新一輪的跌勢,且信貸疑慮也再度浮現,則使得情勢更形困頓,因現實狀況顯示,銀行體系重建資本的過程將是漫漫長路,這當中恐有為數可觀的機構陣亡或受重創.這不僅打擊股市,同時也突顯了FED所面臨的困境.若眾多銀行及券商一一倒下,當局恐極難拉抬美元,更遑論升息.

**油價恐將續漲**

油價持續上漲也顯示,至少有部分市場人士質疑FED對抗通脹的決心.美國近月原油期約已升破每桶140美元,FED維持利率不變之前則是在約135美元,伯南克口頭干預美元後則是在125美元左右.

有人認為,伯南克喊話拉抬美元,部分是因為美元貶值往往會帶動油價走高,進而刺激通脹.但就基本面而言,新興市場需求急速增加帶動石油需求走高,其中尤以中國為最,而美國名義利率遠低於通脹率,則令上述需求增加及新興市場通脹火上加油.

FED是為美國制定貨幣政策,而不是為中國,但現實是,目前中國是帶動美國通脹上揚的原因之一.由此觀之,油價上漲意味著市場押注FED不會升息,即不會越俎代庖去做中國央行該做的事.

美國當前的經濟狀況相當糟:房地產市場已陷入災難,信貸狀況只會進一步吃緊,而退稅的效應也將在夏季中逐步消退.簡而言之,美國經濟可能根本禁不起利率走高.果真如此,美元恐將續跌,而油價則可能會續漲.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

saber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30 下跌▼25點,收在7523點,成交值902億

[昨日國際]
■美股:
●紐約原油八月期貨價格繼續攀升,上揚0.57 美元至140.21 美元的歷史新高,大盤在油價壓力下再告下挫。十大類股以金融股跌勢最重,穆迪表示可能調降摩根士丹利的長期債務評等,而李曼兄弟證券分析師亦認為,美林證券可能將被迫減記資產54 億美元,金融業投資虧損利空不斷,導致金融股股價持續向下探底。另外,屬於住宅建商的KB Home 公布上季虧損擴大,原因來自房屋市場持續下滑,其股價下挫,消費性耐久財類股走跌。科技股消息方面,美光科技表示,雖然營收上揚,但受制於產品降價壓力,上季虧損擴大,股價暴跌,拖累科技類股走低。不過,有分析師建議買進必治妥施貴寶大藥廠,激勵其股價上揚,默克藥廠同步走高,拉抬健康醫療類股走勢,而且在油價再創新高激勵下,能源股上漲,因此縮減指數跌幅。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下跌0.93%至11346.51 點;史坦普500 指數下跌0.37%至1278.38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25%至2315.63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0.25%至369.09 點。

●李曼兄弟預估美林證券第二季虧損擴大,信貸損失惡化疑慮重挫股市投資信心,資金轉進安全性公債避險,五月份個人消費支出平減指數較去年同期增長3.1%,低於3.2%預估值,同期密西根大學消費信心指數收低在56.4,支撐公債收紅,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降至二月以來低點。

■歐股:
●國際油價突破每桶140 美元,歐洲央行官員重申將盡一切力量控制通膨,加上六月歐元區經濟信心指標自前月的97.6 下滑至94.9,不僅低於預期的96.5,且是2005 年五月以來最低水位,衝擊零售、汽車運輸及科技類股領跌。此外,花旗集團警告英國第四大銀行巴克萊集團恐需再籌資90 億英鎊,該股收低1.9%,少數如能源、原物料及公用事業類股收紅,收斂股市跌幅。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上漲0.21%、法國CAC指數下跌0.65%、德國DAX 指數下跌0.58%。

■亞股:
●國際原油價格再創歷史新高,投資人擔心燃油成本上升以及信用市場損失擴大,將抑制經濟成長與企業獲利,加以前一交易日美股重挫,拖累亞洲國家台灣、香港、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與印尼股市同步走跌,其中台灣央行調升基準利率與存款準備率,改採緊縮貨幣政策,拖累台股重挫3.37%墊底。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6-30 16:30:00)
大勢分析:
儘管政策利多滿天飛,台股依然是收黑,雖有明顯護住了指數,但上市加上櫃仍高達361檔股票跌停板,對應指數下跌25點,似乎是得了面子、失去裡子!原則上全球大環境惡劣,台股的下挫主要還是受全球景氣所拖累,因此,在此強力護盤效果恐怕相對有限,更何況籌碼的沈澱度仍不夠,不管是時間或空間的修正,似乎都還未到,因此,現階段護盤似乎只會將落底時間做遞延罷了,因為護住了權值股,但絕大部份的股民都是賠錢的,這種效果似乎沒有太大的效果!市場要有信心,股價才有止跌的機會,除了籌碼沈澱外,外在因素必需有所改善才行,油價高漲,到目前為止大概只有自行車族群是直接的受惠者,日本島野(shimano)股價頻創新高,故給予自行車股後市將有所期待,所以整體而言,大盤未明顯落底前,搶反彈宜慎選個股,而回歸基本面、題材面,自行車族群是值得留意的標的。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11.89 11.32 -3.07
總計(億) -3.64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1,161.98 2.48 -102.61

外資自營商繼續賣超。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美股創下近日新低,台股開低盤中走高尾盤壓回,量能縮減。資減券增。

日線格局,今日拉抬尾盤走弱,空頭氣勢仍強,KD持續鈍化,沒有作多機會。不過如果融資能連續四、五天繼續大減,那就有一個籌碼面觸底的機會了。油價越來越高,委外代工變成一種奢侈的經濟活動。台灣的代工業尤其是體積大的面板業,會有影響。

[其他訊息]
《趙巖專欄》世界製造版圖重構端倪初現,美墨借「油價」東風(本專欄只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誰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多年以來國際社會猜想不斷,但「中國製造」始終未曾面臨版圖重構的威脅。然而,伴隨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和油價飛漲,橫跨太平洋的高昂運費開始大口吞噬中國乃至亞洲已被削弱的成本比價優勢,全球製造業出現重新佈局的跡象。而一陣陣吹得亞洲製造立地不穩的「北風」,某種意義上,卻成為美國和墨西哥製造業重現比較優勢的「東風」。

中國人講風水輪流轉,用在中美製造業的關係上,有些不可思議,卻一語成真。

無論有意還是無心,借助2002年以來對全球主要貨幣持續貶值30%的弱勢美元,新近創下140美元每桶歷史新高的油價,美國製造業不但成功重返西歐視野,也令外遷訂單開始出現回流跡象。與此同時,毗鄰美國的墨西哥也近水樓台,開始扭轉其與中國競爭中本處於劣勢的地位。Drancy Zheng是在加州從事了15年中美加工貿易的華人,去年開始,因為原材料價格和人工上漲等因素,他的成本急升,訂單急降,6月的訂單只剩下去年的零頭。

「我正常的月營業額是在1,600萬美元,今年6月訂單已經降低到了600萬美元。過去這一年在國內加工的綜合成本提高了50%,原材料、工人工資、運費等等,但訂貨商不管你,價格高了他找別家…我現在是維持著看看油價和美元的走勢,不止我,很多人都在考慮要不要從中國轉到墨西哥。」

中國和墨西哥是在美國進口來源國中排名前五中僅有的兩個發展中國家,雖借地利之便,墨西哥以往並沒能「先得月」,甚至在2002年被中國超過,失去美國第二大進口來源國的位置。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根據美國勞工部相關統計數據,目前墨西哥的勞動力成本約為美國的1/7,而中國則少於1/10,而這一成本優勢正被美元貶值和油價上升兩隻手臂悄然扭轉,很多美國製造業訂單甚至出現向美國本土的回流。

加州是美國經濟重鎮,GDP單列排名全球前八,勞動力成本在全美也名列前茅。因推出全球最快的電動跑車而名震車壇的Tesla公司6月宣佈,將電池生產廠從泰國移到公司總部-位於矽谷的San Carlos附近,讓聞訊者大吃一驚。

根據美國官方統計,矽谷地區的平均工資為全美1.57倍,達6萬美元以上。Tesla回遷可推斷的合理性包括:它生產的不是普通電動跑車,而是高端電動車,單車售價10.9萬美元,產量亦有限,矽谷富集著注重環保的科技新貴,也是它的主要客戶群。回遷無疑將靠近客戶,但是從泰國到矽谷,這讓人有些眼球暴脹的跨躍,主要意在跨過的,是太平洋這個吞噬「運費」的血盆大口。

商業週刊上期推出封面文章「美國能否贏回製造業」,其中引用了CIBC World Market的數據,從上海到聖地亞哥一個40英尺的貨櫃運輸價格,伴隨不斷飆升的油價,自2000年以來,已增長150%達5,500美元。如果油價終達200美元一桶,則運價可能上升至10,000美元。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到美國的鋼鐵出口下降了20%,而根據CIBC的數據,雖然美國面對次貸導致的新屋建設減緩等不利因素,但去年鋼鐵產量卻增加了10%,其原因就是美國的訂單回流。

幾乎整整一代美國人的時間裡,製造業都在和這個超級大國漸行漸遠,截止2007年的10年內,美國勞工部統計稱,美國損失了360萬個製造業職位,製造業外遷廣及拉丁美洲和亞洲,但主要在中國:美國南部的傢俱搬到了廣東東莞,而其他的照明、機械、電子等等不勝枚舉的產業鏈則出現在了中國珠江三角和長江三角地區。

客觀地講,美國不可能把已轉移出去的製造業全部重揣入囊,但也不難預計,如果油價持續走高,中國乃至亞洲製造業的優勢將面臨被進一步吞噬的命運,而世界製造業版圖的重構,則將順勢慢慢啟動。

Richard是一位在加州聖地亞哥,巡視美國、巴西、中國等多國製造業的咨詢師。他說,「我已經感覺到了一種戰略轉移的趨勢,很多曾經屬意到中國生產的客戶現在都改變了主意,他們說按照目前的這個成本可不能輕舉妄動,高油價將非常顯著的影響全球製造業客戶的地緣選擇。」

油價和美元,正扮演操控世界製造業佈局方向盤的兩隻大手,如果目前這兩隻大手的方向不出現根本逆轉,雖然短期而言,沒有任何一個接棒者有實力替代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但「中國製造」的份額很可能以此為肇始出現重要調整,而美國和墨西哥製造業則將憑借比價和地緣優勢凸顯分羹優勢。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

saber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27 下跌▼263點,收在7548點,成交量1224億

[國際股市]
■美國:
●OPEC 主席表示,今年夏季油價可能上漲至每桶150 至170 美元之間,加上利比亞國營石油公司總裁表示,因為市場供給充裕,可能進行減產,紐約八月原油期貨創新收盤高點至每桶139.64 美元,大漲5.09 美元,創下史上第三大單日漲幅,盤中更一度來到140.39 美元。因油價大漲,大盤備感壓力,十大類股全面下挫。而高盛證券認為花旗集團在第二季恐減記資產89 億美元,並調降銀行業投資評等至中立,衝擊金融股領跌大盤。高盛也建議賣出通用汽車,該股價因此下跌至逾30 年低點,拖累消費性耐久財類股表現疲弱。生產黑莓機的RIMM 和甲骨文雙雙因為財測不如預期,股價重挫,科技類股隨之走跌。經濟數據方面,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由0.9%修正為1.0%,而五月成屋銷售月比上升2%至年率499 萬棟,為連續第二個月上揚。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下跌3.03%至11453.42 點;史坦普500 指數下跌2.94%至1283.15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3.33%至2321.37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4.5%至370.00 點。

●油價再次刷新歷史新高價位、收在139.64 美元/桶,市場擔憂油價飆漲現象恐將侵蝕企業獲利,高盛證券指出花旗集團第二季資產減損金額將達89 億美元,股市重挫,吸引資金重回公債市場懷抱,並臆測年底之前聯準會將不會有升息動作,政府標售五年公債200 億美元,競標比例為去年10 月以來最高,推升公債收紅。

■歐洲:
●為求改善償債能力,比利時富通銀行宣布將售股籌資15 億歐元(約24 億美元)及取消期中股利,股價重挫19%,加劇市場對金融股次貸虧損的擔憂,拖累道瓊歐洲銀行類股收低4.4%。此外,法國六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滑落至-46 之歷史低點,摩根大通證券及美林證券相繼調降家樂福投資評等,該股重挫8.8%,英國消費電子零售商DSG Int’l 出現1994 年來首度年度虧損,黯然收黑5.6%。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下跌
2.61%、法國CAC 指數下跌2.43%、德國DAX 指數下跌2.39%。

■亞洲:
●在選擇性股票買盤支撐下,印尼股市終場收在平盤以上;美國聯準會利率決策並無升息暗示,吸引投資人買盤進場,推升菲律賓股市上漲0.43%居冠;在缺乏市場指標帶動下,星股小跌作收;投資人無視資金注入馬來西亞國家主要發展計畫,馬股終場仍舊收黑;台股早盤由傳產類股與IC 設計類股帶動反彈,但台積電、宏達電等電子權值股走勢卻較為疲軟,壓抑指數收低;摩根士丹利調降富士康國際投資評等,該股應聲下跌拖累港股收黑0.79%墊底。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6-27 16:30:00)
大勢分析:
週五台股遭受利空夾擊,包括國際油價盤中再創歷史新高、美股全面重挫以及中央銀行出乎預期調高存款準備率,改採緊縮貨幣政策,使得今日指數再度大跌263點,累計單週跌幅達4.47%,繼續創下本波段下跌以來的新低點。若以週線的位置來看,台股短線即將面臨頸線7384點的保衛戰,對於處在國際股市多空未明下的台股,情況可說是相當不利,未來在底部訊號尚未確立前,建議投資人仍先以觀望心態為主。而現階段台股所面臨的最大課題不外乎是國際股市,其中高油價所主導的通膨問題可說是本波修正走勢中的關鍵,雖然國際上相關抑制油價的配套措施不斷釋出,但仍未見油價有明顯下滑的趨勢,倘若未來油價問題無法獲得有效的控制,勢必再度引發全球停滯性通貨膨脹的言論,而國際股市短期內也將難有表現,因此以目前的時空環境來看,不論是內在的籌碼因素或者外在的國際股市都是不利台股的後續走勢,與其現在冒然進場搶反彈,還不如耐心靜待大盤落底才是最佳的操作策略。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104.38 -13.08 -35.08
總計(億) -152.53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1,150.10 -8.84 -99.54

六月份外資賣超破千E。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美股下跌,台股開低壓低,沒有明顯反彈,量能增加。融資退場76E。

日線格局,跳空壓低,台股只有若是走空的機會。台股下跌不少,但籌碼面與市場心理不佳,沒有辦法吸引真正的大咖進場。融資開始比較大幅減少,表示散戶終於開始看空,但偏偏政府開始信心喊話與護盤,這只會阻止散戶退出的意願以及延遲大咖進場的動機而已。自由市場機制,真的不適合太多的人為干預,政府擺明送錢給空方,你想聰明錢會賭多還是賭空?

[其他訊息]
《顧蔚專欄》美聯儲不該推卸"准世界央行"的責任
(以下專欄只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撰稿 顧蔚

路透香港6月27日電---如果全世界委任一位央行行長來調控全球貨幣政策,面對現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世界經濟,這位行長會如何撥弄指揮棒?全球經濟增幅放緩固然讓人擔憂,但全球通脹問題更是火燒眉毛.相信如果真有這麼一位世界央行行長,他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提高利率,收緊銀根.

既然沒有這麼一位掌控全球的指揮,這個世界央行行長的職責,就落在了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主席伯南克的身上.中東和亞洲有幾十個國家的貨幣直接或者間接地與美元掛鉤,它們的貨幣政策必須唯美國馬首是瞻,否則就不得不干預市場來維持本國貨幣的價值.在調控美國經濟的同時必須心懷世界經濟,伯南克義不容辭.

全球通脹已經時不我待.全世界190個國家中,大約有50國的通脹水平在兩位數字,它們幾乎都是發展中國家,包括了世界上10個人口最多的國家中的六個.全世界有30億人,即世界人口的42%,正在價格上升中苦苦掙扎.

美國一直告誡中國,要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上周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之後,中國馬上拿出負責任的姿態,不顧12年最高的通脹水平,毅然提高了國內成品油的價格,導致國際油價應聲而落.本週三美聯儲例行會議,和美元掛鉤的國家暗自期盼美國能夠拿出負責任的大國的態度,開始提高利率並提振美元,但希望再次落空.

次級債風波以來美聯儲忙著印鈔,現在終於告一段落,但聯儲對於治理通脹依然是三心二意,口惠而實不至. 經過一天的消化,投資者意識到過去一年一直在進行的美元下跌,油價暴漲的趨勢進一步加劇,結果將會是通脹全球化和美國經濟危機的長期化,導致週四美股大幅下挫.

**明知山有虎,為何偏向虎山行**

現在美國債券市場顯示投資者估計,聯儲在8月份提息的可能性只有30%,而華爾街多家投資銀行更是預測美國最早要到明年才有可能提高利率,這等於棄陷於高通脹水深火熱的亞洲央行而不顧,讓他們再掙扎多半年.海外經濟學家習慣於責備亞洲國家為了保出口不願意收緊銀根,但很少有人說出另一個原因,他們的貨幣和美元掛鉤,以維持貨幣穩定出發,必須考慮到本國利率不能與美國拉開太大的距離.

亞洲國家現在普遍存在負利率.譬如中國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為4.14%,而5月份通脹達到7.7%.印度的通脹達到11%,但多次加息後利率也只有8.5%.印度尼西亞通脹為10.4%,而利率只有8.5%.菲律賓通脹水平為9.6%,比它基本利率要高出4個百分點左右.台灣央行不向通脹妥協,週四加息後利率達3.625%,超過全年3.29%的通脹預期.

全球化進程中,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降低了全世界的價格,但這個過程並非不可逆,中國國內製造業通脹創出2004年來最高,現在已經成為輸出通脹的力量.美國如果為了本國金融行業的利益,放任亞洲國家的通脹不管,最後很有可能引火燒身.

**轉嫁危機,讓歐洲央行挑大樑**

伯南克不僅是美國的央行行長,他還在做中國央行行長,和其他所有貨幣和美國掛鉤的國家的央行行長的工作.但他明顯又不怎麼考慮其他人的難處,讓其他央行行長為難.

中國央行周小川在近日舉行的陸家嘴論壇上表示,美國的利率政策可能對全球各個方面都產生影響,對各國央行決定有牽制性的作用.美國現在關心的是經濟不要衰退,而中國在內的國家更關心的是反通貨膨脹."這兩個目標,加上全球化條件下的相互影響,是不太一致的,是有衝突的."他說.

周行長說得含蓄,但一些專家講話則不那麼客氣.前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余永定認為,美國政府放手讓美元下跌,是想要轉嫁危機.他說,"美國想解決債務問題,又不想經濟下滑,那麼就只能賴賬了,辦法是讓美元貶值,通脹上升,這樣債務也消失了,問題也就解決了."

美國央行不做世界打擊通脹的領頭羊,只能由歐洲央行來挑這個大梁.相對美國央行,歐洲央行一直以打擊通脹為己任.歐洲央行很有可能在7月份提高利率.但歐洲央行並沒有辦法替代美聯儲的地位,因為更多國家的貨幣和美元掛鉤,而非和歐元掛鉤.另外歐洲經濟衰退的可能並不比美國小,而且歐元現在明顯被高估.

**佈雷頓森林體系之二**

現在的狀況很像當年"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這個上世紀40年代建立的體系把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和國際清償手段,後來因為60 70年代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財政赤字巨大,國際收入情況惡化,美元的信譽受到極大的衝擊.多次美元危機爆發後,美元與黃金掛鉤的體制也就消亡了.近年來伊拉克戰爭成為美國財政的無底洞,大量的軍費開支使美國財政赤字飛速增長,彌補赤字的選擇是印票子,美元連貶七年,美元再次面對危機.

如果美聯儲推卸自己作為"准世界央行"的責任,那麼其他國家可以用腳投票,未來不再選它擔任這個職務.由於美元長期大幅貶值,許多國際貿易已經不再將美元作為結算貨幣,各國紛紛將單一的美元外匯儲備進行多元化配置,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已經開始動搖.

如果有更多的國家和美元脫鉤,吃虧最大的是美國,因為屆時它也就無法享受向全球借貸的好處.有遠見的美國領導人應該拿出負責任的大國的氣概,確保這一天不會到來.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買進成本10%以下停損

saber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26 下跌▼43點,收在7811點,成交值950億

[昨日國際]
■美股:
●聯準會如期維持利率於2%不變,會後聲明稿表示「因家庭支出上揚,經濟下檔風險已經減弱,但通膨及通膨預期上升的風險增加,且金融市場仍飽受壓力」,市場解讀聯準會對經濟衰退擔憂減緩且並不急於升息,激勵科技、工業及零售類股領軍走揚,蘋果、微軟、威名百貨及奇異漲幅均逾1%,諾基亞手機代工業者Jabil Circuit 挾調高財測利多飆漲16%。此外,五月新屋銷售較前月下滑2.5%至年率51.2 萬棟,同期耐久財訂單較前月持平,經濟數據符合預期,對盤勢影響不大,惟金融股漲勢後繼無力、終場僅小揚0.4%,道瓊成分股波音遭高盛證券調降投資評等,股價重挫6.89%,收斂道瓊指數漲幅。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上漲0.04%至11811.83 點,史坦普500 指數上漲0.58%至1321.97 點、乃兩週來最大漲幅;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39%至2401.26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1.87%至387.44 點。

●五月耐久財訂單停滯,同期新屋銷售下滑2.5%至年率51.2 萬棟、乃1991 年來次低水準,顯示景氣可能持續疲軟,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維持聯邦基金利率於2%水準,且會後聲明稿並未指出是否即將升息,舒緩利率上升壓力,二年期公債領漲。

■歐股:
●美國手機代工業者Jabil Circuit 調高本季財測,並樂觀預期手機需求強勁,諾基亞聞訊大漲6.7%,而英國巴克萊銀行表示將售股予卡達、新加坡、中國及日本等法人,籌資約89 億美元,股價勁揚6.5%,激勵科技及金融類股領漲大盤,油價回檔也帶動汽車及航空類股漲勢,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指出並未表示將開啟一連串升息動作,吸引買盤回籠。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上漲0.56%、法國CAC 指數上漲1.40%、德國DAX 指數上漲1.25%。

■亞股:
●投資人在新加坡、菲律賓與香港股市連跌數日後進場逢低承接,帶動三地股市上揚;馬來西亞股市則由金融、國營建設與部分權值股領軍上漲;而台股在金融類股表現相對強勁、加以近期走勢疲弱的營建類股轉強,以及面板類股止跌回升帶動下,終場上揚1.51%居冠;由於美股前一交易日下跌,加以印尼國內通貨膨脹高漲引發升息預期,印尼股市終場收低1.02%。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6-26 16:30:00)
大勢分析:
週四台股在美國科技股反彈,加上政府基金護盤效應下,指數以小紅盤開出,但指數過12點之後,買盤不繼持續壓回,終場下跌43.26點,成交量為950.8億元,未來若量能無法有效放大,指數仍以反覆測底機會大,在融資籌碼未續降下,先以觀望心態為主。短線大盤有幾個重要關鍵點,量能當然是首要重點,目前看來並未有反轉訊號,另外大家討論頗多的大盤融資餘額也是一大重點,指數本波段從9309點一直下跌至7679點位置,共下跌1630點跌幅高達17.5﹪,但大盤融資餘額的部分由5月中的3686億元,下降至近期的3321億元,共減少365億元減幅為9.9﹪,目前看來融資減幅仍遠低於指數的跌幅,若換算成金額來看,在指數不破底的前提下,融資餘額要降至3040億元,也就是要再減281億元融資,約市值560億元的股票,指數才有機會正式醞釀像樣的反彈。因此現階段的操作觀念,應該屬於『且戰且走,保守觀望』為主,在盤勢尚未止穩前,仍建議是小量為之即可。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40.23 15.85 6.05
總計(億) -18.33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1,045.72 4.24 -64.46

外資持續賣超。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美股回升,台股開高挑戰兩次7900點失敗後,尾盤收低,量能縮減。資減券增。

日線格局,今天開盤放量開高,本來多頭反彈續攻力道十足,但是7900兩次站不穩,引來賣壓,尾盤收最低,空方主導,多頭僅作出基本的防守。KD鈍化後只能等KD訊號被化解,否則MACD更適合來判多空。央行今日升息,總裁急撇清,下週調油價,企業壓力越來越大,整個空頭局勢沒有改變。

[其他訊息]
《SAFT專欄》銀行業面臨降低槓桿急迫壓力,負面效應恐阻礙經濟成長
(James Saft是路透專欄撰稿人,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撰稿 James Saft

路透倫敦6月26日電---金融體系降低槓桿操作現在才剛剛起步,而這段過程將對經濟成長及企業獲利帶來與日俱增的阻力.

降低槓桿操作,也就是降低相對於資本的舉債水準,是2008年金融市場和經濟面的主要議題,因結構式融資及房市泡沫所引發的龐大虧損,讓金融體系元氣大傷.這些虧損還在持續增加及陸續認列之中,且擴大的速度超出銀行業者增資的能力,導致目前金融體系槓桿操作程度還高出危機爆發之前的水準.

JP摩根估計,銀行業者已經增資超過3,000億美元,而認列的虧損達4,000億美元,其他單位估計虧損金額最終可能高達1.3兆美元.由於目前市況震盪更加劇烈,必須有更多資本作為緩衝保險,加上監管當局料將施加龐大壓力要求降低風險,投資銀行及商業銀行業勢必有一段很長時間要調整作法以適應局勢.

在銀行及其它金融業者急於縮減放款之際,同時也面臨要讓債務融資天期維持偏長的壓力,特別是那些從貝爾斯登垮臺事件學到教訓的投資銀行業者."經紀交易商極度仰賴短天期融資."倫敦JP摩根全球資產配置主管Jan Loeys表示.

"為了避免步上貝爾斯登的後塵,投資銀行業者現在都搶著取得適當的長天期融資.這是債市難以消化的驟然大量."借短放長是所有銀行業者的基本生存之道,此一操作發展到了一個極致,許多銀行相關資金調度均有賴貨幣市場投資人願意為了換取微薄利息而提供的穩定資金.

這些資金調度在高峰時提供了約5.9兆(萬億)美元的資金,而Loeys認為這實際上是造成2005年FED主席格林斯潘所謂"債市謎團"(bond conundrum)的一大成因.當時儘管FED調高短期利率,但長期利率卻走跌.這個現象既已不復存在,資金成本又會變得如何呢?

Loeys認為,借貸成本將全面上揚,對於希望取得長期融資的人而言,成本增幅將會更為可觀.他預期經通脹調整的政府公債報酬率將回到歷史平均水準,這意味著以當前的通脹率預估來看,10年期公債收益率(殖利率)還要較當前水準高出1.75個百分點.

儘管收益率曲線拉高趨陡將有助於銀行賺錢,最終還能緩解信用緊縮情勢,但利率結構性地走高將是經濟成長的一大阻礙,企業及消費者都將受創.

**安全成本**

想知道這段降低槓桿過程剛剛起步的程度,先看看美國商業及工業放款的數據.與2007年5月相較,美國商業銀行的工商業放款實際上成長了近20%,消費性放款則是成長9%.但這些放款多數是銀行業者其實很想擺脫的舊有合約,或者是銀行不願傷害客戶關係而承作的放款.

銀行目前肯定得犧牲客戶利益並保留資本,因此可以預期的是,降低槓桿過程對更廣大經濟層面的影響,特別是企業界,現在只不過才剛剛開始浮現.在解除槓桿動作告一段落之前,放款機構向企業客戶收取的信貸利差料將居高不下.

"信貸市場對股市發出了一項非常明確的訊息:景氣放緩的持續時間會比股票市場所想的還要久,信貸危機的效應將延續許多年."德利佳華證券信貸分析師Willem Sels在致客戶報告中指出."融資條件緊縮及企業倒帳增加,將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幾乎所有企業."

這其實都歸因於自我強化模式.在信貸擴張期間,資金自由流動,帶動資產價格上揚並鼓勵消費,企業獲利因而水漲船高,這也讓放款業者有足夠理由承擔風險.但如今資金緊俏,地產價格下滑,消費者看緊荷包,企業獲利開始不如人意,在景氣下滑的過程中,這些因素又會互相更加強化.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已經採取了果斷的行動,誰知道呢,FED也許不必再出手安排任何紓困,至少用不到大規模的紓困措施.然而金融業降低槓桿的動作起碼還將延續一年,這個過程將使銀行體系改頭換面,經濟要溫和成長都將有如一場苦戰.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

saber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25 上漲▲116點,收在7855點,成交值1093億

[昨日國際]
■美股:
●四月標普/CS 綜合20 房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下跌15.3%、乃2001 年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六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自前月的58.1 滑落至50.4 之十六年低點,衝擊零售及原物料類股領跌大盤,美股跌至三個月低點。最大包裹貨運公司UPS 發布本季獲利預警,股價重挫逾6%至近五年低點,遭德意志銀行調降獲利預估的道氏化學收低2.8%,亞馬遜及Macy’s 百貨拖累零售類股跌至三個月低位,市場擔心景氣趨緩不利原物料需求,原物料類股重挫2.5%、表現居十大產業最差。惟跌幅已深的金融與營建股吸引買盤進駐,伊士曼柯達宣布將買回10 億美元、約25%的庫藏股,股價大漲14%,收斂指數跌幅。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下跌0.29%至11807.43 點,史坦普500 指數下跌0.28%至1314.29 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73%至2368.28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0.43%至380.32 點。

●四月全美20 大都會區房價較去年同期下跌15.30%、創歷年來最大跌幅,六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滑落至16 年最低水準,房市低迷影響,從而削減聯準會升息的預期,財政部發行二年期公債300 億美元,獲得8 個月來最強勁需求,二年期公債領漲。

■歐股:
●德國七月GfK 消費者信心調查自前月的4.7 下滑至3.9、乃兩年來低點,加上美國六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十六年低位,油價續揚,衝擊汽車、航空及零售類股領跌。戴姆勒克萊斯勒及飛雅特連袂走跌,電子零售商Kesa 警告未來營運展望嚴峻,但並未宣布庫藏股買回計畫引發失望性賣壓出籠,股價重挫9.6%,英國五月房貸核可滑落至1997 年來最低,拖累營建股續挫。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下跌0.57%、法國CAC指數下跌0.83%、德國DAX 指數下跌0.81%。

■亞股:
●油價上揚帶動礦業與棕櫚油種植類股走勢,推升印尼與馬來西亞股市上漲,其中馬股漲幅0.41%居冠;美國聯準會利率決策前夕,投資人退居場邊觀望,新加坡股市終場收低;投資人持續憂慮菲律賓國內通貨膨脹問題,拖累指數收黑;市場對於聯準會即將升息的臆測引發房地產類股跌勢,拖累港股收黑;台股在面板、IC 設計與LED 等電子類股賣壓湧現下,指數下跌再創波段新低,終場下挫1.76%墊底。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6-25 16:30:00)
大勢分析:
週三台股在傳言政府基金將適時進場護盤下,大盤呈現震盪走高,指數終場以大漲116點作收,成交量能擴增至1095億元,為近9個交易日的相對大量,短線指數應屬再跌有限,不過由於中期大盤格局在架構上仍未出現太大變化,包括近期所提示的四大基金的護盤方向,是否有持續加溫味道?主流族群能否有效出現?加上業績股能否率先表態?都是大盤短線出現反彈的重要先行指標,這幾個方向出現時,中波段操作還是需謹慎為宜。而回到盤面的變化,若從大盤的指標觀察,大盤的日KD已來到低檔的弱勢整理區,而週KD已呈現死亡交叉,且開口向下擴大,雖然短線雖具跌深反彈機會,但仍不得不留意中線的偏空格局,其次加上國際股市狀況尚未明朗,現階段的操作觀念,應該屬於『且戰且走,跌深反彈操作』為主,只是在盤勢尚未止穩前,建議仍是小量為之即可。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23.04 -13.50 -0.89
總計(億) 8.64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1,005.49 -11.62 -70.51

僅外資小幅加碼。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美股下跌,台股逆勢上漲,那美股今晚上漲台股明天就沒辦法漲太多了,量能增加,資減券減。

日線格局,今日軋到短空開始回補,KD黃金交叉,但在鈍化的前提之下,沒有破壞鈍化,KD訊號無法使用。MACD續弱,所以盤勢還是空頭掌握。散戶巴不得可以進場,短線來說可能彈到明天,長一點彈到7/2,最久頂多彈到7/4利多出盡。這就是我整週的看法。

[其他訊息]
《顧蔚專欄》警惕糧食成為下一個中國通脹推手
(以下專欄只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撰稿 顧蔚

路透香港6月25日電--中國油價正在逐漸向國際市場看齊,而國內小麥價格還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大米也低於國際價格.國內國際糧價相差那麼大,不免讓人憂慮.在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大升的壓力下,中國糧價一旦和國際接軌,可能引發下一輪通脹,而糧食對通脹的推力會遠大於豬肉.

國際通脹看油價,中國通脹過去看豬肉,未來看糧食.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老百姓花在食品上的支出比例比較高,中國消費物價指數(CPI)裡食品占34%,而美國是15%.現在豬肉是CPI裡的一個大項,但糧食的地位更重要,未來糧價一提高,中國的CPI就會隨之往上竄.

不難理解中國最高領導人對糧食問題的高度重視.中國農牧業龍頭企業--新希望集團(000876.SZ: 行情)總裁王航透露說,5月12日溫家寶總理從北京飛成都地震災區前兩個小時,剛從河南看完夏糧情況回到北京."糧食的豐收,能不能做到5億噸糧食,事關中國經濟的穩定",王航指出.

中國通貨膨脹在4月份摸高之後開始回落,但糧食價格則穩步上揚.去年12月,糧食價格同比上升5.5%,而今年5月達到8.6%,經濟學家們擔心務農成本上升,和糧食播種面積減少,會使得糧價持續走高.中國工資上升的速度快過其它國家,青壯年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剩下老人種田養豬.國際油價暴漲也刺激了化肥價格的倍增,提高了生產資料成本.中國去年消費的糧食只有0.3%來自進口,如果未來中國產量沒法餵飽13億張嘴,從糧食出口國變成進口國,國際糧食價格必然暴漲.

**明年糧食可能漲價**

有每年5億噸糧食墊底,中國可以自給自足,現在還看不到糧食短缺的風險.從2006年初開始,中國從糧食受捐贈國變成了捐贈國,主要農產品供給也實現了豐年有餘的歷史性轉變.為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政府制定了糧食收購最低價,杜絕"打白條"(指欠款),逐漸減免包括農業稅在內的各類稅費,中國還對種糧實施了多種補貼.

政府補貼和出口限制使得國內居民免捱國際糧價飛漲之苦.2007年來國際小麥價格從每噸306美元大漲64%到503美元,而國內小麥價值不過從200美元一噸小幅上升17.5%到235美元.最近一輪成品油價格提升以後,中國國內汽油價格與美國有30%左右的距離,而化肥價格則有200%的差別.國際化肥價格已經漲到每噸700美元,中國國內價格還停留在2004年的240美元左右的水平.

用中銀國際經濟學家黃少明的話說,糧食是最重要的地緣政治武器,石油多一點少一點關係還不大,沒有糧食就什麼都沒有了.因此相信中國政府會想方設法穩定糧價.中國政府現在對農業的補貼不過相當於2004年中國對油價的補貼,是2007年油價補貼的一半,短期內完全補得起糧價,但長期就不一定.

"在農業領域,中國通過價格管制給出的補貼要超過其它領域,"麥格裡中國經濟學家Paul Cavey說."這些補貼保護了農業利潤,使得農產品價格增幅保持在10%以下,但明年後就難說了,因為就算是中國也沒有辦法無限制地提高補貼."Cavey估計今年下半年通貨膨脹會趨於緩和,但2009年會捲土重來,因為糧食價格有可能補漲.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對農民的補貼可以抵消一些生產資料上升的壓力,但農產品價格不大幅上漲,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就沒法大幅提高.補貼農民不如提高農民的生產效率.豬價漲了之後,中央只是簡單地補助每頭母豬,這等於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危中要抓機,這個機在哪裡?就是把規模化養豬培育起來,"新希望的王航說."藉著這個機會,你就補規模化豬場,不要撒胡椒面."

人多地少是中國無法迴避的長期矛盾,頻繁的自然災害更是給中國糧食自給自足增添了不少難題.中國人的口糧尚能保證,但工業和飼料用糧可能存在缺口.如果中國人肉蛋奶的消費比例和發達國家接軌,那麼在養殖方面消耗的糧食就不是現在的每年1.9億噸了,可能至少要2.6億噸糧食,這樣糧食缺口就大了,可能會造成糧價大波動.解決辦法在於提高工業飼料的比重,提高規模養殖的比例.

相對歐美國家的大農場,中國農業還停留在小農耕作,家庭化作坊的階段.勞動力成本上升使得這種做法難以維繫.糧食問題涉及到國家安全,中國不願意依賴進口.糧食問題有關千家萬戶,中國也不願大幅提高糧價,那就只有走提高生產效率一條路.否則城市快速發展,消費水平提高,最後農業跟不上,小馬拉大車會出大問題.

[有停有保佑]
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

saber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24 下跌▼138點,收在7738點,成交值928億

[昨日國際]
■美股:
●高盛證券報告建議減碼金融類股和消費性耐久財類股,認為信用狀況在2009 年前將會持續惡化,且物價問題也將衝擊消費需求,使得這兩類股雙雙重挫。另外,美國銀行降低投資銀行的獲利預估,衝擊美林、摩根士丹利和李曼兄弟證券股價不振。而國際油價上揚,再度打擊汽車和航空類股,通用汽車暴跌6%,接近33 年低點,聯合航空走勢亦不佳。科技股消息方面,Pacific Crest 公司分析師調高蘋果電腦股價目標至235 美元,表示其行動電話價格具有彈性,預期2009 年iPhone 銷售將能增加至1550 萬支,不過蘋果電腦仍然不敵大盤弱勢而小幅下挫,整體科技股也在油價上揚的陰霾裡走弱。另一方面,CornProducts 獲得全球最大油籽製造商Bunge 併購,以加強終端玉米加工食品的佈局,因此股價大漲18%。而能源股由於紐約原油七月期貨價格上揚1.38 美元,大漲3.72%,漲幅居十大類股之冠,收斂美股跌幅。終場道瓊工業指數持平至11842.36 點;史坦普500 指數上揚0.01%至1318.00 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85%至2385.74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1.15%至378.71 點。

●財政部標售二年期公債300 億美元在即,以及聯準會6/24-25 為期兩日的利率決策會議,致使買盤縮手,在供給面增溫的壓力下二年期公債下跌,十年期公債則持平作收。

■歐股:
●六月歐元區採購經理人綜合指數自前月的51.1 降至49.5、五年來首度跌破擴張點50,同期德國IFO 企業信心指數也滑落至101.3、乃2006 年一月以來最低水位,疲弱經濟數據舒緩市場對歐洲央行升息的擔憂,歐元兌美元匯價走貶激勵製藥等出口類股走揚,油價續揚也帶動皇家殼牌石油等能源類股收紅,惟美國銀行調降瑞士銀行本季財測,英國營建股續跌,收斂指數漲幅。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上漲0.83%、法國CAC 指數上漲0.05%、德國DAX 指數上漲0.17%。

■亞股:
●前一交易日美股重挫加以油價上揚衝擊亞洲國家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與印尼股市收黑,印尼股市在煤礦類股走強、台股在買盤逢低回補金融、電子權值股下,跌幅有所收斂;菲律賓股市則在央行喊話將更進一步抑制通膨的影響下,由地產類股領跌,終場大跌3.07%墊底。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6-24 16:30:00)
大勢分析:
台股週二開高走低,留下長黑K棒,量能部分落在1000億元附近,以指數收盤價來看收在7738點,再創波段新低,日線KD指標持續低檔鈍化,近兩日雖有政府進場護盤跡象,但指數可能持續反覆測底機會大,操作心態依然不變,仍先以『觀望心態為主,靜待大盤落底』。近期台股人氣仍然低迷,不管從國際股市狀況,融資籌碼結構加上大盤類股消長狀況,均嗅不出正式止跌的訊息,連最基本的價量型態也還未見到反轉訊息,所以如果說指數現在就是低點,充其量不過是『猜一下』而已,而台股目前唯一最大利多就是跌深,跌了1571點的台北股市,就過往的經驗來看,的確指數是隨時有反彈的機會,但反轉訊號未充分出現前,反彈均是相對弱勢,這點不得不小心。還是先留意盤面幾個方向,包括四大基金的護盤方向,是否有持續加溫味道?主流族群能否有效出現?加上業績股能否率先表態?都是大盤短線出現反轉的重要先行指標,這幾個方向出現時,才是嘗試性搶反彈的時機。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89.21 -11.05 -6.93
總計(億) -107.19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1,028.53 1.89 -69.62

三大法人同步買超。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美股震盪持平,台股開平走低,量能增加。資減券增。

日線格局,今日再度創下新低,沒有進場訊號,目前是在籌碼面的清洗階段,形成多殺多的走勢。但明日仍然有機會出現反彈,反彈力道也不會太強,如果反彈後融資持續殺低,則籌碼面將漸漸轉佳。對多頭來說最好就是在此處盤整,而且融資出現逃命,這樣多頭才有進一步的機會。

[其他訊息]
《SAFT專欄》英國民眾錯把消費當投資,如今自食其果
(James Saft是路透專欄撰稿人,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撰稿 James Saft

路透倫敦6月24日電---在房市泡沫化期間,許多民眾錯將消費與投資混為一談;而隨著房價下跌、企業陷入困境,這類慘痛的景況如今在英國也愈發明顯.在美國,屋主將資金投入與房屋相關的消費,諸如花崗岩廚房檯面、客廳傢俱及地板暖氣設備等等,使得房市泡沫日益擴大.而民眾錯誤的觀念(或言之成理的說法),就是這確實是投資在行情不容錯過的房地產上,而這類消費也多半是透過抵押貸款來支應.事實上,這絕非投資.而這類消費行為逐漸停滯,將對經濟帶來嚴重衝擊.

以Land of Leather(LAN.L: 行情)這家英國傢俱零售商為例,公司營運陷入愁雲慘霧,主因民眾不再認為買下檸檬黃L型沙發後,可以用高漲的房價來支應,也不再認為這會有助於退休收租的計畫.

你住的地方可能沒有Land of Leather,但若你所處的國家有房地產泡沫化的現象,應該會出現類似的景象:大傢俱店座落在市郊繁忙的馬路上,販售著家庭耐用品.而對這些企業而言,最近的生意並不怎麼好.Land of Leather和許多類似的企業一樣,都遭遇到銷售銳減的困境,該公司截至6月6日止六周內營業額掉了35%.公司股價則從去年8月的2.28英鎊,暴跌至約0.05英鎊.

這主要是因為英國房市交易一蹶不振,英國5月房屋交易較上月大減13%.根據Halifax指數,英國房價5月份較上月下跌2.4%,較上年同期則下挫6.4%.別搞錯了,Land of Leather的沙發不會不舒服,從某方面來說,情況會至此也不是他們的錯.但他們卻是龐大資源錯置的部份實例.

在通膨升高而央行降息空間不多的情況下,解開這道難題談何容易,美國已著手處理這個問題一段時間,英國卻才剛開始.民眾料將以儲蓄取代購物,而一些消費行為將重新調整為真正的投資.

**控制幻覺**

事實上,除了耐久財以外,房市泡沫也改變了一般人對於擁有房屋的態度,促使大家在能力可及下買進更多的房子,或是購置一間以上的房子.在房價上漲速度是整體通膨的三四倍水準時,這個策略非常成功;但是當房價走平或下跌的時候,感覺更像是消費--有時候是貴得嚇人的消費.

這時從一個擁有豪宅的銀髮族,或是某個渡假小屋的屋主,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來,他們其實是在消費房屋,而非投資房屋.倫敦Capital Economics經濟分析師Ed Stansfield認為,這種隨著房價下跌所產生的心理變化,或許會引發龐大的房屋供給流入市面.

"當你深信房價一年會漲個10-15%,你就有了非常明確的誘因,去買下能力所及最大最貴的房產,"他稱."這整個思考模式被套用到房地產市場.一旦這類預期心理的轉變深植人心,則許多炒作性質的需求就不復存在了."

由於之前房價漲速極快,民眾已經對其中的因果關係及副作用產生混淆.所有能夠和房市沾上一點邊的東西,都因為房價上漲的光環而雞犬升天.人們為了要相信房價上漲是出於基本面,而將房市榮景歸因於自身所為,比如說房屋修繕或裝潢等等,而非將之歸因於信貸過度寬鬆,及難以為繼的投機性投資.

"這是控制幻覺的典型例子,"法國興業駐倫敦分析師暨行為財務學專家James Montier表示.行為財務學主要針對情緒及思考模式對經濟及投資的影響進行研究."我們認為自己可掌控沒法掌控的事,而且被這種想法所制約.我們會把好事歸功於自己,而壞事則怪在別人頭上."

當然目前房市相關企業業務量下降,部份純因房屋交易量減少;當交易量升溫時,傢俱等商品銷售即可望隨之增加.個人認為,大眾對消費的態度會更加嚴謹.當市場下滑時,投入房市相關的消費將會下滑,而相關產業還得花上好長一段時間才會復甦.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

saber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23 下跌▼25點,收在7876點,成交值812億

[昨日國際]
■美股:
●國際油價再度成為股價下跌的兇手,且大盤面臨股票期貨與選擇權及指數期貨與選擇權等四種商品同時到期(四巫日),亦擴大了衝擊。中東地區的以色列和伊朗可能爆發紛爭,造成市場不安,推升紐約原油七月期貨價格上揚2.69 美元,前一日由於油價下跌而上漲的科技股和運輸股再告回跌。新帝股價暴跌9.7%,歸因為花旗集團分析師預測,新帝獲利可能不如預期,大砍2008 及2009 年的獲利預測,衝擊科技股走弱。而標準普爾表示可能調降通用汽車債務評等,股價聞訊大跌7%,福特汽車同時走弱,消費性耐久財類股隨之重挫。另一方面,金融股又是利空紛沓,美林證券調降美國大型區域銀行股2008 年和2009 年平均達22%的獲利預估,而穆迪取消對MBIA 和Ambac 兩家債券保險業者的 Aaa 評等等級,都使得次等級房貸風暴未除的疑慮進一步加深,金融類股重摔。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83%至11842.69點;史坦普500 指數下跌1.85%至1317.93 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2.27%至2406.09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2.83%至383.11 點。

●信貸損失恐擴大的疑慮,降低聯準會短期升息的可能性,資金轉進公債避險,推升公債走揚。

■歐股:
●油價上漲及金融股利空籠罩,歐股跌至三個月低點。李曼兄弟證券調降UBS 及德意志銀行獲利預估,兩者股價連袂挫跌逾3%,英國最大房貸供應商HBOS 遭標準普爾機構調降債信等級至「負向」、股價滑落4.9%。此外,油價反彈,加上飛雅特執行長保守預估本月義大利汽車市場慘澹,衝擊汽車類股紛紛收黑。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下跌1.53%、法國CAC 指數下跌1.79%、德國DAX 指數下跌2.12%。

■亞股:
●美國聯準會下週即將舉行利率政策之前,市場不確定性高,新加坡股市小紅作收;在部分權值股獲逢低買盤介入下,馬來西亞股市終場上揚0.86%居冠;投資人憂慮通貨膨脹高漲,獲利了結賣壓出籠拖累菲律賓與印尼股市走跌;中國鋁業表示電費上漲將增加公司生產成本,該股應聲下挫領跌港股;台股在塑化與金融類股領跌下,指數跌破8000 點整數關卡,終場下跌1.81%墊底。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6-23 16:30:00)
大勢分析:
台股週一開低走高,留下長紅K棒,量能部分再創波段新低,在重要權值股出現明顯拉昇下,指數護盤味道濃厚,未來只要國際股市出現止穩,應該有機會出現比較像樣反彈,短線而言操作上不必再殺低,但仍先以觀望指標股為主。台股這波殺的又凶又急,從520後指數到近期低點,已經大跌1560點,跌幅高達16.75﹪,跌勢比起國際股市都要來的重,主要台股520之前位置較高,似乎成為殺盤重要因素,不過台股目前位置而言,以今年跌幅來看,台灣和美股NASDAQ,加上亞洲日經和韓國,今年跌幅都在5-10﹪,台股今年跌幅已經趨近國際股市,未來殺盤力道可能以國際股市為指標,在國際股市止穩前提下,台股可望有像樣反彈。近期盤面上可先留意幾個方向,包括四大基金的護盤方向,是否有持續加溫味道?主流族群能否有效出現?加上業績股能否率先表態?都是大盤短線出現反彈的重要先行指標,這幾個方向出現時,才是嘗試性搶反彈的時機。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35.57 0.68 2.80
總計(億) -32.08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939.32 12.94 -62.68

外資仍站在賣方。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美股下跌,台股順勢開低百點,但市場醞釀反彈,拉抬金融股,量能繼續縮減。資減券減。

日線格局,今日持續創低,KD已經鈍化,沒有拉上25以上沒有化解整個空頭趨勢,今日的反彈以空方回補為主,雖然由低檔拉抬了兩百多點,但仍然十分弱勢,加上又是動到金融股,市場空方優勢。台股今日反彈實屬正常,因為相對於國際台股這三個月以來在國際上幾乎是最弱勢,所以反彈容易發生,但並沒有扭轉空頭趨勢,若考慮整個上半年,台股又相對漲得比較多。所以美股漲美股的對提前上漲的台股幫助並不大。

倒是央行升息加上油價調漲,台股壓力將會更大。我認為不破7400,沒有洗光融資,實在是沒有做多的機會。

[其他訊息]
《全球經濟分析》時隔三十載,全球性通膨卷土重來
路透巴黎6月23日電---1970年代的夢魘--通膨,在天價石油的引領下,又卷土重來了.而這一次,威脅要比30年前更具全球性,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中國製造".西方的央行害怕重蹈過去的覆轍,很可能會選擇"休克療法"--升息,力防長時間的滯脹局面.

他們能否取得成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發展中世界有多願意配合,首當其沖的就是中國--30年前,中國經濟還處於封閉狀態,但現下已在全球發揮強大影響力.快增長地區的通膨率要比美國和西歐國家高得多,但所有人都感受到通膨的痛楚,摩爾根士丹利亞洲區董事長羅奇(Stephen Roach)指出,那是因為貿易全球化.

"出現新一輪滯脹的風險正在升高.就像世界上所有其它東西一樣,這可能也是亞洲製造,"本月早些時候他在一篇文章中說道.據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數據,去年發展中經濟體的平均通膨率大約是發達經濟體的三倍,這個差距今年還將擴大.

IMF預測,2008年全球通膨率料從2007年的3.9%升至4.7%.值得注意的是,IMF認為新興和開發中國家的通膨率今年會上升近一倍,僅略低於12%;而發達經濟體的通膨率料從2.2%升至2.6%.這些預測是在去年4月發布的,或許需要上修.

無論在窮國還是富國,燃油和食品價格的大漲已導致了一波又一波的民眾抗議,卡車運輸司機、計程車司機、漁民和農民都要求政府採取行動助其渡過難關.這令人益發擔心政治不穩定和經濟惡化.匯豐控股首席經濟學家金恩(Stephen King)指出,惟一的解決途徑可能就是七大工業國(G7)透過升息來令其本幣升值,儘管這個途徑激進、痛苦也存在風險.

"良藥苦口,"金恩表示.他建議,有必要進行一次"短平快的利率衝擊".金恩說,這樣等同於西方國家對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匯率立場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但他認為,這是集中力量應對全球通膨問題、新興經濟體貨幣環境過於寬鬆的根源.

這樣,新興市場國家就會被迫直面這樣一個脫鉤現實:經濟日趨成熟而貨幣政策上不成熟、缺乏經驗.升息對於發達國家的風險是眾人皆知的--美國經濟的低迷可能加重,而其它那些因次貸危機或/和樓市滑坡拖累的國家,尤其是英國,也面臨這樣的風險.

金恩的假設條件是,G7國家率先行動,其它國家跟隨效仿,也就是說,新興市場經濟體要放棄低幣值政策.如果說中國等亞洲經濟體需要這樣做的話,沙特及其海灣鄰國更需如此,因為這些國家的貨幣釘住美元,造成了雙重問題,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費爾德史丹(Martin Feldstein)指出.

首先,雖然沙特需要透過升息以應經濟過熱,但由於其貨幣釘住美元,近期當局不得不實施降息,與美國的降息幅度差不多相匹配.

其次,由於國際油價是以美元計價的,美元匯率疲弱即意味著沙特等石油高產國要承受輸入型通膨,因為他們在美國以外的海外市場上購買商品時,要支付更多的錢."世界各地的新興市場國家放棄美元掛鉤匯製後,控制通膨政策都取得了成功,"費爾德史丹上周發表的一篇文章稱.

**"升息不能過快論**

渣打銀行的分析師也認為,在控制全球性通膨方面,中國是禍大於益.但與匯控的金恩有別的是,他們認為迅速升息可能是不明智的.

"以牙還牙行不通.如果說央行在高增長的近些年本該採取更緊的措施,並不能因此在增長放緩時期從緊,"他們說道.至少時至目前,歐美的整體通膨率都比較高,但不比1970年代,也比不上如今的新興市場國家.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強勁,較成熟的經濟體則是疲弱或是放緩.

美元的疲弱、開發中國家消費上升,急劇推高了燃油和食品價格.但渣打分析團隊指出,迄今為止,還沒有什麼跡象顯示央行官員們料想的最壞一幕(薪資大幅上調導致通膨失控)成為現實,至少在發達國家還未如此.他們相信,現下很可能是企業承受打擊、而不是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時候.

**全球化可逆?**

無論如何,國際油價多年來幾近六倍的增長,看來終將導致中國的運輸成本追上其它所有地區,另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分析師魯賓(Jeff Rubin)和塔爾(Benjamin Tal)稱,如今從上海向美國東海岸船運一個標準貨櫃,需要耗費8,000美元;在2000年,只需耗資3,000美元.

船只行駛速度近年來有所提升,使得貿易往來更加便利,但在過去15年間,速度的提升也令燃料消耗量翻倍."全球化是可逆的,"兩位分析師說道.他們估計,在過去30年間,由於運輸成本 升,取消貿易關稅所帶來的節本效應全部被抹去.

1970年代中期和末期兩次石油危機的導火索是中東減少供應,而最近的油價大漲卻主要是因為中國等國家需求攀升.不論危機的源頭是什麼,週末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的緊急會議,並沒有讓人看到什麼高油價問題得到迅速解決的希望.

與此同時,儘管歐洲央行(ECB)暗示最快在下個月就升息,但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主席貝南克可能還是希望他不必這麼快就祭出猛藥給一個深受樓市滑坡創傷的經濟,而且是在樓市滑坡尚未結束的時候.

貝南克1975年從哈佛大學畢業時,國際油價正在突飛猛進,美國通膨率逼向10%.

上周貝南克對哈佛畢業生們說,當時汽車在加油站排起長隊,而現下並不是這樣."過去四個季度,整體通膨率平均為3.5%,遠高於我們樂見水準,但遠低於1970年代中期和1980年所見的雙位數."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

saber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20 下跌▼145點,收在7902點,成交值954億

[昨日國際]
■美股:
●摩根士丹利公布第二季獲利,因為股票交易及投資銀行獲利減少,第二季獲利下滑57%,但獲利優於預期,金融類股跌幅已較前日縮小。而聯邦快遞也公布第四季季報,轉盈為虧,原因來自燃油價格上漲,國內包裹業務成長減緩,發生虧損2.41 億美元,股價隨之下挫。另外,六月汽車銷售可能創下1982年以來最低,使得通用汽車股價大跌,帶領工業類股走跌。另外,國際油價原先受到布希總統在白宮呼籲美國應取消不准在外海鑽油的禁令,早盤下挫,但是上週原油庫存減少120 萬桶數據公布後,加上奈及利亞的雪佛龍石油工人又揚言罷工,終場收高2.67 美元。油價回揚,打斷盤中大盤試圖反彈的力道,反而加重跌幅。史坦普500 指數十大類股全數下挫,不過能源類股和公用事業類股隨著油價和天然氣價格走高而相對抗跌。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08%至12029.06 點;史坦普500 指數下跌0.97%至1337.81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1.14%至2429.71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2.32%至384.47 點。

●市場擔憂銀行資產減損金額擴大,道瓊工業指數跌至今年三月以來最低,防禦性公債買盤升溫,並舒緩聯準會下周降息的可能性,十年期公債領漲。

■歐股:
●企業利空罩頂,歐股收黑。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表示全球信貸損失最壞時刻尚未過去,遭摩根大通證券調降財測的UBS 收黑4%,率金融股領跌。此外,因油價高漲排擠消費支出,英國第三大連鎖超市Sainsbury上季營收下滑,股價收低3.1%,瑞士信貸調降英國資產及營建股投資評等,ABN Amro 控股公司調降全球最大郵輪公司Carnival 投資等級,衝擊投資信心。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下跌1.79%、法國CAC 指數下跌1.44%、德國DAX 指數下跌0.99%。

■亞股:
●台股在傳產類股、農金概念股強勢反彈下,加以台積電、宏達電等電子權值股撐盤,終場小漲;投資人選擇場邊觀望、大盤交投謹慎,星股終場上揚作收;高盛證券調升新鴻基地產評等至買進帶動地產類股上揚,而香港失業率維持在10 年來低點也提升市場買氣,推升港股上揚1.16%居冠;菲律賓4 月份失業率攀升引發市場憂慮國內經濟趨緩,菲股下跌作收;投資人持續憂慮通貨膨脹與美國經濟疲弱問題,印尼股市收黑;市場憂慮馬來西亞國內政局不確定性與通貨膨脹高漲問題,馬股終場下跌1.24%墊底。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6-20 16:30:00)
大勢分析:
技術面看不出來有何多頭訊號(短、中、長期均線全面下彎),基本面透明度不佳,市場老是拿電子第三季的旺季來看好電子股,惟市場仍必需面臨第二季財報的窘境,另外歐美景氣不佳,現在連新興市場的匯市變動大,電子產品也不敢入關,加上近期股東會的甜言蜜語,報紙每天個股利多一大堆,然而股價走勢似乎是逆勢而行,所以基本面方向也沒有令人興奮的地方;而在籌碼面上,市場信心還是相當穩定,融資減肥速度遠不如指數的跌幅,所以這三大股票的操作主軸,都看不到有多方的訊號,所以短線或因負乖離過大而反彈,但是在未明顯落底前,搶反彈是要有藝高人膽大的實力才行,而先前提示的上升楔形型態的條件,到目前為止都是相當標準的模式,所以中線的操作者,應該還不急著進場;而近期的觀察重心仍在全球的通膨方向,因為這一波的下跌,並非僅有台跌下挫,是屬於全球的下跌,所以根本的原因就在通膨的壓力,而原油與食品更是重點所在;原則上指數仍未落底,操作上仍宜保守,仍以持有現金為主。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87.32 3.30 -3.59
總計(億) -87.61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903.75 12.26 -65.49

外資持續賣超。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美股下跌,台股開小高破平盤震盪後,尾盤下殺,指數下跌145點,量能略增。資減券減。

日線格局,今天再度下殺創低,整個多頭反彈被破壞,只能往下找撐。KD進入空頭鈍化,現在只剩下融資檔不退,讓整個大盤籌碼結構不佳,既然融資想要當主力,法人就會讓散戶自己去控盤。縱使美股下跌,下週仍然有機會反彈,如果沒有反彈那空方將會越強勢,而我個人來看,不管怎樣走,往下要到7400以後才有機會。

[其他訊息]
Fed不會調高利率的5個理由  2008/06/20 22:00:34

鉅亨網編譯趙健君‧綜合外電

大宗商品價格飆漲,加上聯準會 (Fed)官員對通貨膨脹發出的嚴厲警告,許多人因而預期 Fed最快會在今年秋季調高利率。但有 5個指標與這種看法背道而馳,並顯示 Fed反而會選擇維持利率於目前的低點,以避免美國經濟經歷更多苦難。

分析師指出, Fed至少有 5個理由不會倉促升息:1)放款利率顯示信用持續緊縮;2)金融體系仍脆弱;3)選舉年升息很罕見;4)經濟,特別是房地產,仍是威脅;5)殖利率平緩會壓抑銀行獲利。

儘管債券市場最喜好的利率指標-基金利率期貨透露出升息訊息,但房屋價格下跌、銀行持續虧損、以及短期放款的利率水平等因素,可能讓 Fed按兵不動。

DWS Scudder 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 William Chepolis 表示:「說 Fed將緊縮貨幣是個笑話。他們不能這樣對待經濟,金融市場仍處於困境。」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將在下周二、周三舉行政策會議。利率期貨顯示,FOMC最快可能在 8月升息,反映通貨膨脹將成為 Fed頭號敵人的市場觀點。 根據 Fed基金利率期貨,市場認為 8月升息 1碼至 2.25%的機率為 48%,遠高於本月初的 10%以下。11月的利率期貨也顯示,利率在11月升至 2.75%的機率達67%。

Fed 主席Ben Bernanke日前表示,他和FOMC會強力防堵長期的通膨預期帶來的損害。J.P. Morgan Chase 和Barclays Capital經濟學家上周調整他們的預測,認為 Fed為了對抗通膨,會在 9月調高利率。

不過,雖然通膨情勢嚴峻, Fed也瞭解經濟仍陷於信用緊縮的泥淖。 Fed雖將基金利率由 5.25%一路調降至2%,但一般消費者受惠有限。這是因為房貸放款和利率期貨等各項商品做為指標的 Libor(倫敦同業拆放利率)仍偏高。 3個月期的Libor目前為2.8%,較追蹤 Fed目標的有效市場利率高出0.96個百分點。

UBS Securities公債分析師 William O'Donnell表示,只要 Libor利率與 Fed基金利率維持如此大差距, Fed就不可能升息。他說:「市場仍有些信用問題, Libor是無擔保利率。銀行不想在無擔保的情況下放款。」

此外, Fed自1988年以來,就從未在總統選舉年的夏季或秋季升息。雖然 Fed應該獨立於白宮或國會之外運作,但 Fed官員可能擔心他們的動作會影響選舉結果。經濟也還未走出幽谷,包括失業率升至 3年新高,以及房地產仍舊不景氣,都讓 Fed很難調高利率。

美國商務部周二表示, 5月新屋開工下滑3.3%至年率97.5萬棟,為1991年 3月以來最低。過去 1年,新屋開工已衰退 32.1%,降低了建材、家具和塗料的需求。投資銀行Dresdner Kleinwort經濟學家Dana Saporta表示:「房地產市場很糟,而且會拖累經濟直到明年初。雖然 Fed仍有可能升息,但在經濟脆弱的情況下,我們不認為這會發生。」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

saber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19 下跌▼169點,收在8047點,成交值825億

[昨日國際]
■美股:
●摩根士丹利公布第二季獲利,因為股票交易及投資銀行獲利減少,第二季獲利下滑57%,但獲利優於預期,金融類股跌幅已較前日縮小。而聯邦快遞也公布第四季季報,轉盈為虧,原因來自燃油價格上漲,國內包裹業務成長減緩,發生虧損2.41 億美元,股價隨之下挫。另外,六月汽車銷售可能創下1982年以來最低,使得通用汽車股價大跌,帶領工業類股走跌。另外,國際油價原先受到布希總統在白宮呼籲美國應取消不准在外海鑽油的禁令,早盤下挫,但是上週原油庫存減少120 萬桶數據公布後,加上奈及利亞的雪佛龍石油工人又揚言罷工,終場收高2.67 美元。油價回揚,打斷盤中大盤試圖反彈的力道,反而加重跌幅。史坦普500 指數十大類股全數下挫,不過能源類股和公用事業類股隨著油價和天然氣價格走高而相對抗跌。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08%至12029.06 點;史坦普500 指數下跌0.97%至1337.81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1.14%至2429.71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2.32%至384.47 點。

●市場擔憂銀行資產減損金額擴大,道瓊工業指數跌至今年三月以來最低,防禦性公債買盤升溫,並舒緩聯準會下周降息的可能性,十年期公債領漲。

■歐股:
●企業利空罩頂,歐股收黑。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表示全球信貸損失最壞時刻尚未過去,遭摩根大通證券調降財測的UBS 收黑4%,率金融股領跌。此外,因油價高漲排擠消費支出,英國第三大連鎖超市Sainsbury上季營收下滑,股價收低3.1%,瑞士信貸調降英國資產及營建股投資評等,ABN Amro 控股公司調降全球最大郵輪公司Carnival 投資等級,衝擊投資信心。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下跌1.79%、法國CAC 指數下跌1.44%、德國DAX 指數下跌0.99%。

■亞股:
●台股在傳產類股、農金概念股強勢反彈下,加以台積電、宏達電等電子權值股撐盤,終場小漲;投資人選擇場邊觀望、大盤交投謹慎,星股終場上揚作收;高盛證券調升新鴻基地產評等至買進帶動地產類股上揚,而香港失業率維持在10 年來低點也提升市場買氣,推升港股上揚1.16%居冠;菲律賓4 月份失業率攀升引發市場憂慮國內經濟趨緩,菲股下跌作收;投資人持續憂慮通貨膨脹與美國經濟疲弱問題,印尼股市收黑;市場憂慮馬來西亞國內政局不確定性與通貨膨脹高漲問題,馬股終場下跌1.24%墊底。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6-19 16:30:00)
大勢分析:
週四指數收盤再創520以來的新低,量能未見急縮或放大,八千點關卡遲早都要破,而重點是籌碼的傾巢而出,仍將循上升楔形型態之急跌探底走勢,所以在未見盤勢有止跌跡象時,操作策略就是現金為王!指數守住八千點,主因護盤機制所至!但擋不住全球的弱勢趨勢,而一旦破八千點停損賣壓將不容小覷,因為以歷史經驗來看,要見到波段低點,至少融資的減幅要和指數跌幅相當,9309-8042共下跌13.6%,而到週三為止,融資僅減肥7.3%,顯然籌碼的殺傷還不小,而重點仍在於國際股市的疲弱走勢,另一個觀察重心在新台幣的走貶,短線能夠加速量縮會比較好,因為目前看不到資金行情,而全球停滯性通貨膨脹的壓力持續擴大中(市場絕大多數人不認同),包括歐美已開發國家,以及新興國家股市,似乎已經在反映這項利空,操作建議為保守、保守再保守,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182.90 0.57 2.13
總計(億) -180.20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816.43 8.96 -61.90

外資持續賣超。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美股下跌,台股開低走低收最低,量能仍處於低量。資增券減。

日線格局,今日再度回落,KD多頭訊號配空方瓦解,看來要進入KD空頭鈍化了。技術面沒有作多訊號,而籌碼上也不利多頭進展,融資打死不退,那只好等追繳令萬箭齊發了。

美國FED打死不升息,大概到八月開始,熱錢流出中國,美國就會順勢升息了吧?

[其他訊息]
《SAFT專欄》商品大漲價下的獵巫遊戲:都是投機客的錯
(James Saft是路透專欄撰稿人,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撰稿 James Saft

路透倫敦6月19日電---能找到代罪羔羊總叫人欣慰,管它到頭來是女巫還是太陽黑子,事過境遷時都已無關緊要.當前食品及能源價格大漲,背上罵名的則是惡名昭彰的投機客.

從美國國會議員到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各界人士異口同聲地將大宗商品價格飆漲的矛頭,指向投資客手上的"熱錢".

在龐大的政治壓力下,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以及英國的監管當局,已與ICE期貨歐洲交易所(ICE.N: 行情)達成協議,對在倫敦交易的美國原油期貨進行管制,雖然他們承認,並無確切證據顯示價格上漲與投機炒作有直接的關聯.

我們無法確定對沖基金及金融業者的槓桿投機操作,是否為商品價格大漲背後的主要推手,但我們有很好的理由質疑這點.首先,證據並不支持此一論點.但或許同樣重要的是,提出"炒作論"這種觀點如此的方便,實在令人難以相信這是可靠的論證.

因為人們往往會偏信對自身有利的論點.

而如果投機客並非大宗物資價格大漲的禍首,那麼大家就得面對此一事實,以及應對由此衍生的通貨膨脹、經濟衰退,或通脹加衰退的殘酷現實.

**查無實證**

美林駐倫敦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Francisco Blanch表示,找不到投機活動與商品價格系統性上漲之間有何關聯,"迄今為止,數據並不支持投機客推動價格上漲的說法....我們正處於不願正視通脹的階段."

近年來,市場人士持有的交易所商品期貨合約數量大幅增長,部分人士認為這反映投機活動熱絡.不過Blanch指出,糖及瘦豬肉等商品的期貨交易量雖然增幅最為可觀,但卻未出現像原油等商品價格狂漲的情況.

美林指出,怪罪買賣商品指數的投資者也說不通,而期貨未平倉合約與現貨價格間也未見明顯的關聯.事實上,煤、米及鐵礦砂等許多商品並未被列入商品指數中,因此基本上可免於受到投機資金的影響,但這些商品的價格近幾年仍大幅上揚.例如用於航太工業的鈷金屬,現貨價自2006年初以來已上漲逾兩倍.

巴克萊的研究指出,付諸商品指數投資的資金約有1,400億美元,與相關指數所涵蓋中的25種商品期貨每月約5.4兆(萬億)美元的交易相比,可說是小菜一碟.

**敵人是自己**

然而我們還是不能斷然忽視投機客的影響力.在過度寬鬆的法規和貨幣政策的協助與慫恿下,投機活動成了近期許多資產市場飆漲的核心動力,其中房市泡沫的破滅即為一顯例.

但迄今為止,較能解釋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仍是基本面因素.

亞洲及新興市場的需求呈現爆炸性成長,而在許多商品市場,大型生產國可能認為增產不符其最佳利益,這在石油市場最顯而易見,因為產油收益所能得到的報酬率偏低.企業在增產上同樣步調緩慢,偏向買回自家股票以及派發豐厚股息等較為安全的做法.

此外,美國的貨幣政策是因應國內疲軟的消費以及脆弱的銀行體系而制定的,而不是上海等其他地方持續的繁榮與擴張.美國已出現負實質利率的狀況,這不僅會刺激受重創的佛羅里達及內華達等地的景氣,同時也會提振世界各地的需求.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現在各方如此熱衷於抨擊投機客.想讓能源及食品價格受控的話,美國的利率水準得比現在高出許多,但這會令經濟成長率及失業率達到FED不太可能願意接受的水平,特別是今年正值大選年.

基本上,美國面對的是經濟成長與通脹之間的艱難取捨,大宗物資價格高漲只是一個症狀.過去一年間發生了許多事,在在指向政府應加強監管,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並不在這當中.

挖出那些神秘兮兮的對沖基金是很有趣的事,也很有話題性,但這無助於解決問題.較長遠而言,當前問題的對策包括人們改變自己的行為、借重科技創新及其提升的效率,以及增加投資以促進生產.對遠景樂觀是易事,但未來這一兩年,大家恐怕得面對經濟成長降低而通脹升高的窘境.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

saber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18 上漲▲15點,收在8217點,成交值823億

[昨日國際]
■美股:
●高盛證券第二季獲利下降11%,減幅小於預期,不過旗下分析師警告,在2009 年第一季前,美國銀行可能需要增資650 億美元,以彌補虧損,該警告造成金融股重挫破底,為大盤殺盤原兇。而五月新屋開工減少3.3%至年率97.5 萬戶,少於四月修正後的100.8 萬戶,且為17 年來新低,Lennar 帶領建商股幾乎全面下挫。另外,美國五月工業生產意外下降0.2%,四月為下降0.7%,顯示製造業活動有惡化傾向,波音飛機股價下挫,衝擊工業股走弱。另一方面,五月生產者物價指數上升1.4%,反應食品與能源成本上升,但核心PPI 僅上升0.2%,一如預期,顯示物價表現仍然平穩,所幸未明顯對大盤形成衝擊。再者,國際油價高檔震盪,吸引資金進場佈局能源股,美國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龍引領能源股上漲,縮減大盤跌幅。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下跌0.89%至12160.30 點;史坦普500 指數下跌0.68%至1350.93 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69%至2457.73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1.53%至393.61 點。

●五月新屋開工年率97.5 萬棟,乃17 年來最低,顯示美國仍存在相當大的經濟風險,同期工業生產意外下滑0.2%,降低聯準會年底前升息的可能性,即便五月生產者物價指數跳升1.4%,去年11 月來最大升幅,但無損於公債漲勢,二年期公債殖利率縮減至三年低點。

■歐股:
●紐約原油期貨價格連三天下跌,加上美國高盛證券財報優於預期,掩蓋德國六月ZEW 信心指數降至逾15年低點的利空,激勵運輸、汽車零組件及金融類股走揚,歐股攀至一周高位。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宣布將買回10%、金額達60 億歐元的庫藏股,股價勁揚3.2%,Dresdner Kleinwort 證券表示蘇格蘭皇家銀行將度過英國經濟減緩的困境,並建議投資人「買進」,激勵該股收高2.7%。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上漲1.16%法國CAC 指數上漲0.61%、德國DAX 指數上漲0.98%。

■亞股:
●近日跌幅較重的營建類股呈現跌深反彈走勢、宏達電、聯發科等股尾盤雙雙大漲,帶動高價股、IC 設計股與電子股走勢,推升台股收紅;原油價格回跌激勵中國石化上揚領漲港股;菲律賓股市則在投資人逢低承接買盤推升下,終場上漲0.63%居冠;新加坡股市在缺乏重要消息引導下,盤面較為清淡終場小跌作收;投資人擔憂通貨膨帳問題、市場買氣不足壓抑馬來西亞與印尼股市走跌,印尼股市跌幅0.84%墊底。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6-18 16:30:00)
大勢分析:
今日台股延續昨日尾盤的反彈走勢,雖然開盤受到美股小跌而開低,不過終場仍是以小漲15點作收,成交量維持在800億元附近。整體而言,若以指數來看,台股在經過這波千點的修正行情之後確實具有跌深反彈的條件,不過是否8000點附近就是台股的中期底部?就歷史的經驗,台股短線似乎還未出現底部訊號,因此在操作的心態上,仍是先以跌深後的反彈走勢看待即可。而至於大盤的底部訊號究竟為何,若依照過去的經驗大約可從價、量以及籌碼等三方面的角度觀察,首先是指數不再持續破底且量能出現500~600億元附近的窒息量,其次再搭配融資減肥幅度超過指數跌幅,則大盤可能出現中期底部的機會提高,因此以現階段操作而言,除了掌握短線類股輪彈的脈動小量操作之外,對於中波段操作仍應該稍安勿躁,尤其在底部訊號尚未確立前,建議仍需謹慎為之。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42.64 10.32 4.65
總計(億) -27.67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633.53 8.38 -64.03

外資持續賣超。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昨日美股下跌,台股今天期貨結算,開低拉高,盤中壓回,尾盤拉高。量能縮減。資增券增。

日線格局,今日KD黃金交叉,K線組合來說創了近期新高對多頭有鼓舞的氣勢,但我認為比較保守要過8350以後才有安全的進場機會。目前盤勢都沒有成交量了,主力也只能拉抬來吸引買盤慢慢出貨,今天融資開始增加,看來散戶也的確開始上鉤,美股連兩日下跌,明天可望發動下殺出量的走勢。

[其他訊息]
《SAFT專欄》全球通脹壓境,美國人兵疲馬乏難以抵擋
(James Saft是路透專欄撰稿人,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撰稿 James Saft
路透倫敦6月17日電---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均正面臨食品與燃料價格漲個不停、薪資或獲利卻難以提升的雙重打擊.

國外對天然資源的需求是通脹的成因,但美國也免不了得承擔通脹的痛楚,此間消費、企業獲利及股市恐將因此受到進一步的威脅.

上周公佈的兩項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及小型企業主的信心雙雙創下28年來的低點.5月路透/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歷來次低紀錄,而小型企業主信心則是降至1980年以來的低點.

全美獨立企業聯盟表示,17%的受訪者指通膨是其最為頭痛的問題,而不足為奇的是,只有2%的受訪企業主表示有增聘人手的計畫.

讓我們看一下消費者面臨的情勢:汽油每加侖已賣到4美元以上,而且若原油價格延續當前的漲勢,汽油價格還將繼續走高;與此同時,食品價格也節節高漲,這都是經通脹調整後實質所得下滑的原因.另一方面,若想要求僱主加薪,則得面對失業率持續升高,已經來到5.5%的殘酷現實.

而家庭財務狀況亦呈現迅速惡化的影像:美國第一季家庭資產淨值大減1.7兆(萬億)美元至56兆美元,主要是受不動產價格下挫影響.若未來三季也是這樣,美國家庭的資產淨值一年內就會蒸發掉將近八分之一.

而且,目前很難看到有什麼因素能阻止房地產價格進一下跌.放款機構滿手都是止贖後沒收回來的房屋,而他們又得將這些房屋賣掉,導致房市充斥著這類供給.

**頹勢並不限於金融業**

"經濟學家和政府決策人士可能會爭辯美國經濟嚴格來說是否已陷入衰退,但就一般的美國家庭而言,當前的景況毫無疑問的就是已經處於衰退."穆迪旗下Economy.com分析師Mark Zandi在一份報告中指出.

消費者在苦不堪言的脆弱狀況下,可能會做出先前無法想像的事--開始儲蓄.長期而言,這是好事,但短期來說,這只會拉長痛苦的時間.

那企業呢?在金融相關產業以外,他們不是還維持著不錯的景況嗎?從聯邦儲備委員會(FED)最近公佈的資金流向報告看來,實際情況恐非如此.該報告包含了或許是最廣義的美國企業獲利指標.

報告顯示,美國企業獲利正遭受重創,而且不光是金融業.自2007年第二季以來,企業稅前獲利已下滑將近10%,金融業以外的企業獲利光是上季就減少逾10%.

資本支出迄今還維持不錯的水準,但在獲利持續下滑的情況下,料難以保持強勁,小型企業調查結果亦支持此一觀點.企業聘雇以至整體經濟景氣的情況應該也差不多.

**一絲希望**

美國國內所感受到的通脹是貨真價實的,不過消費者和企業沒有能力讓收入跟著通脹增加,應該會讓FED壓力稍減.不過,藉由升息來進一步抑制對大宗商品及能源的需求,經濟代價將相當高昂,民眾亦將受苦.

"這將是一段痛苦的過程.由於大宗商品價格是由國際市場決定的,全球合力緊縮政策才會有效,"雷曼兄弟經濟師Ethan Harris在致客戶報告中指出.歐洲當局看來願意配合緊縮,不過中國和印度的情況就遠遠沒有那麼明朗了.

上述情勢看來全數不利股市,但亦並未全無希望--雖然這一絲光明並非落在美股上.原油每桶價格高達135美元,對石油消費國是極為沉重的負擔,而令人咋舌的鉅額油款則落入了產油國的口袋.

摩根士丹利的任永力(Stephen Jen)估計,以油價每桶120美元計,石油出口國家一天進帳68億美元.以每桶135美元計,海灣合作組織(GCC)六個成員已探明的石油蘊藏量價值高達65兆美元左右,遠高於全球股市總市值約50兆美元.

任永力認為,這麼龐大的"油元"資金將壓抑全球利率,長期而言將支撐高風險資產的價格.這絕對是有可能的,不過我覺得新興市場受惠的機率比較高,而不是美國,更非現在.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

saber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17 上漲▲32點,收在8201點,成交值855億

[昨日國際]
■美股:
●李曼兄弟證券第二季度虧損28 億美元,為自1994 年股票上市以來,首度出現季報虧損,不過虧損已在預期之中,股價反而上揚5.4%,率領金融類股上漲。另外,RBC 資本分析師預期蘋果電腦第四季iPhone 將大量出貨,激勵蘋果電腦走高,而博康因為專利侵權案件獲得解決,股價大漲,雙雙推升科技類表現強勢。另一方面,奇異集團股價下挫,原因為摩根大通分析師調降其2009 年獲利預估,奇異集團拖累工業類股下挫。在國際油價消息方面,由於G8 財長會議未提及美元,加上六月份紐約州製造業指數下降至-8.7,五月為 -3.2,美元聞訊走弱,油價盤中一度大漲逾5 美元,所幸終場收低0.25 美元。再者,六月建商信心指數下跌至記錄低點水準,來到18,低於五月的19,經濟數據利空消息,壓抑美股反彈氣勢。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下跌0.31%至12269.08 點;史坦普500 指數上揚0.01%至1360.14 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揚0.83%至2474.78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揚1.51%至399.74 點。

●六月紐約州製造業指數跌至-8.7,委縮程度大於市場預期,反應房市25 年來最嚴重的衰退,影響工廠、企業加速裁員,該數據一度激勵公債走揚,惟生產者物價指數公布在即,交易商縮手觀望,使終場價格幾近持平。

■歐股:
●通膨陰影籠罩,歐股三日來首度收黑。紐約原油期貨盤中一度逼近每桶139 美元,而五月歐元區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3.7%、乃16 年來最高水位,衝擊英國航空及寶馬汽車連袂收黑。所幸媒體報導英國市值第四大銀行巴克萊銀行正與至少六家投資機構洽談售股籌資,該股上漲3.5%,市場傳言巴西淡水河谷將考慮出價收購全球第二大礦脈商Anglo American,該股勁揚4.6%,收斂股市跌幅。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下跌0.14%、法國CAC 指數下跌0.52%、德國DAX 指數下跌0.52%。

■亞股:
●7/18 將開放陸客來台觀光、而首批大陸遊客將於周末包機啟動的7/4 抵達台灣,帶動觀光、航運類股勁揚,電子與金融等權值股亦有漲勢,台股終場收高;投資人認為星股與港股近期跌幅過甚,逢低承接買盤進場推升星股與港股雙雙上揚;原油價格回跌加以前一交易日美股上揚,帶動馬來西亞與菲律賓股市上漲,其中菲股大漲2.58%居冠;印尼股市在礦業等藍籌股獲利了結賣壓下,終場下跌0.02%平盤作收。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6-17 16:30:00)
大勢分析:
週二盤中再測低點後,有利短底的成形,惟仍宜先以反彈視之,畢竟籌碼面未具優勢,盤面仍有雜音現象,不過架構上則有逐漸變好情況,首先是這一波修正最凶的營建與IC設計率先止跌反彈,而營建更具強彈格局,另外就是近期媒體利空頻傳的IC通路與大陸白牌手機等,其實早就在反應利空,不知這些報導為什麼老是舊聞重提!其代表的是利空不跌,所以將有利大盤反彈,尤其一些權值股也是有表態動作,代表政策面對於八千點關卡,是有其執著點,所以整體而言,幾經測試八千點後,有利短底的形成,反彈走勢當可期待,只是先以反彈視之,而盤面上族群表現,僅電子指數破近期低點,傳產、金融皆未破底,顯然非電子表現還是優於電子股!選股上跌深股以營建股為主,強勢族群則以觀光股為觀察指標,基本面較佳者以塑化為標的,電子則以題材(如iphone概念)、跌深股(如IC設計)為重心。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2.87 -2.83 3.65
總計(億) -2.06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590.89 -1.94 -68.68

自營商開始買超。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美國昨日反彈,台股壓低無量盤中走高,成交量略增但仍然萎縮。資減券減。

日線格局,昨日反彈今日又出現往下壓回走勢,雖然看起來很弱,但是略有走揚的意味。KD再度快要短線黃金交叉,如果多頭要發揮就可以利用這樣的訊號,不過基本面與籌碼都沒有太好的切入機會,縱使反彈也難走得長遠。目前對於多頭有利在於成交量有縮到一個程度,最好能在盤整數日,而且往下洗多一點融資出來,那多頭就有機會了。

[其他訊息]
美聯儲不認為有必要在秋季前升息--華爾街日報
路透東京6月17日電---華爾街日報週二指出,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似乎不認為有強烈理由必須在秋季前升息,除非通脹前景顯著惡化.

華爾街日報網路版指出,FED下周會議幾乎篤定維持利率不變;報導並稱,雖然不能排除8月升息的可能性,但市場對8月升息的預期心理可能"過度積極".

美國短期利率期約顯示,投資人普遍預期FED將在8月升息25個基點至2.25%.

報導指出,FED官員目前希望能夠一方面展現對通脹風險的戒備態度,特別是能源價格及弱勢美元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也讓經濟有時間從房市、勞動市場及金融市場的問題中復原.

"因此,FED下週二及週三會議後的政策聲明,對於通脹風險的措辭可能會比5月更強烈,但不太可能會強烈到加深市場預期最快8月升息的看法,"報導稱.

報導指出,FED主席伯南克及其他FED官員也認為,金融市場仍然相當脆弱不穩;報導並稱,快速升息可能會使問題惡化,打擊抵押貸款業,延長房市下滑的時間.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

saber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169.77 ▲64.18 842.36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6-16 16:30:00)

大勢分析:
國際股市皆明顯止跌反彈,但台股反彈仍屬弱勢,後續仍宜謹慎應對!週一若非權值股力撐,恐怕還是很難看的局面,原則上籌碼面的壓力仍大,此波指數跌幅逾13%,但融資減幅不到6.5%(至上週五為止),所以籌碼面仍有待沈澱,另一方面則是技術面的型態壓力使然,上升楔形的走勢通常是急跌探底,所以目前是否到底?仍有待觀察,但從盤面的架構上來看,似乎仍不宜太過樂觀,電子指數仍處弱勢格局,IC設計、高價電子依然是盤面的殺盤重心,此為電子的觀察指標所在,指標走弱自然會影響市場信心,更何況基本面方面大概僅有NB相關透明度較高外,大部份電子股的基本面依然乏善可陳。而傳產部份,兩岸相關股上週以利多出盡表態,惟週一則是利多反應,顯然盤面上傳產股之表現,依然優於電子股,而就族群的表現來看,農金概念、自行車相關仍是強勢指標,後續仍以孟山都等國際大廠表現為指標,而原物料中則以合成膠下游轉嫁成功,最具爆發力之產品。


【集中市場】 資料日期:2008-06-13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買進(億) 239.19 32.58 25.94
賣出(億) 301.15 39.49 33.91
買賣超(億) -61.96 -6.91 -7.97
總計(億) -76.84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買賣超(億) -596.96 -2.70 -71.46

saber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13 上漲▲43點,收在8105點,成交值1013億

[昨日國際]
■美股:
●在近500 億美元振興經濟的退稅支票挹注下,美國五月零售銷售意外上升1%,創下六個月來最快上升速度,扣除汽車後的零售銷售亦上升1.2%。零售銷售數據利多,刺激美股反彈,道瓊指數一度大漲近200 點,不過紐約原油七月期貨價格自一度下跌近5 美元後回揚,終場收高0.36 美元,美股從高點壓回平盤,僅以小漲做收。十大類股裡,以金融股漲幅最大,原因為摩根士丹利將金融股投資評等由減碼調升至觀望,支撐AIG 集團、美國銀行和花旗銀行等金融股走高。另外,李曼兄弟證券認為科技股在整體經濟下滑的情況下表現依舊穩定,預測全球科技類股將會有新一波的強烈漲勢,奎爾通訊和微軟率領科技股上攻。零售數據良好,激勵零售股表現,如威名百貨、Best Buy 和Target 等股價紛紛走高。另一方面,比利時競爭對手InBev 提出以逾460 億美元併購Anheuser-Busch,股價雙雙大漲,也對民生消費類股形成激勵效果。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上揚0.48%至12141.58 點;史坦普500 指數上揚0.33%至1339.87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揚0.43%至2404.35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揚0.5%至383.59 點。

●拜退稅政策與汽油價格大漲之賜,消費支出與加油站營收都有顯著成長,五月零售銷售增長1%,是預期的2 倍,提高聯準會升息可能性,公債賣壓湧現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攀至今年最高。

■歐股:
●歐股連跌六天後首度收高。金融股跌深,蘇格蘭皇家銀行和HBOS 銀行股價大漲,帶動金融股反彈。InBev
以現金463 億美元收購Anheuser-Busch,將是史上最大一筆現金交易案,InBev 股價大漲,激勵食品飲料類股表現。不過,百貨連鎖商Home Retail 集團股價因為首季業績衰退下跌,使零售股表現不佳。而李曼兄弟證券雖然調升英國石油投資評等至中立,但國際油價早盤下挫,能源股收低,壓抑歐股漲幅。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上揚1.17%、法國CAC 指數上揚0.24%、德國DAX 指數上揚0.97%。

■亞股:
●國際原油價格上揚帶動礦業與能源類股走勢,推升印尼股市上揚1.44%;然油價飆高引發投資人預期通貨膨脹上揚將抑制企業獲利,而部分國家採取升息方式也將壓抑全球經濟成長,拖累亞洲國家香港、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同步走跌,而宏達電受蘋果推出新一代iPhone 影響,再度遭券商調降評等,股價重挫逾3%帶領電子類股下跌,金融、傳產亦跌勢不輕,拖累台股終場大跌3.39%墊底。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6-13 16:30:00)
大勢分析:
台股近期持續測底格局,在國際股市表現不佳下台股週線大跌639點,創下今年單週最大跌點,指數也跌到3個月以來新低,短線面臨8000點整數關卡保衛戰,今年以來台股自豪的領先國際股市漲幅的優勢,已經在520之後,連本帶利一併吐回去,台股未來中期股價調整應隨國際股市起伏隨波逐流。最近分析的過程中多是談中線的看法和研判重點,包括量價結構、股價型態、國際股市連動和國際油價的狀況,未來仍持續影響台股中線格局,可持續密切追蹤。但短線而言,投資人是否在8000點附近,需要持續追殺股票其實是值得商確,以一種直觀的角度來看,股市起起浮浮,如果每次指數下跌超過1000點之後,才開始殺股票,我想要成為市場贏家應該很難,大盤從9309點下跌至近期收盤8105點,已經大跌1200點,純粹以短線指數跌幅來看,應具備跌深反彈條件,聰明的投資人應該是於8000點附近先尋找短線強勢族群,轉換族群來操作,尋找未來投資方向,才是目前大跌要作的事,包括農業肥料概念、原物料概念短線轉強,可酌量承接短線強勢股。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61.96 -6.91 -7.97
總計(億) -76.84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596.96 -2.70 -71.46

三大法人同步賣超。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美股反彈,台股開高震盪壓回 ,量能縮減。

日線格局,昨日創下低點,今天開高抵抗,再創新低空頭仍有力道。今天仍然收了個黑K子線,而且量能僅略縮減,多頭並不強。今日尾盤拉高,但外資仍賣超為主,更有拉高逃命的意味。昨日搶短的今天應該也在盤前的時候都被趕下車。

這幾天將陷入盤整的格局,到目前為止空方占盡優勢,今晚還有消費者物價指數跟六月份的消費這信心指數的消息,等結算跟等待美國升息,到時候又可能將是一波往下突破的趨勢。

[其他訊息]
中國股市暴跌犯眾怒 上交所外發生股民抗議
路透上海6月12日電(記者Royston Chan)---因上證綜指跌至14個月來新低,一小隊憤怒的投資者週四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門外進行抗議,抱怨他們已經在股市中損失數十萬元。

在中國股市重挫的局勢下,此次公開抗議彰顯中國數百萬散戶投資者中的巨大憤怒和絕望情緒。「上億股民已經被埋在中國資本市場地震的廢墟下,多數人已經奄奄一息,」本週一條廣為流傳的手機短信寫道。

警方在抗議人群附近密切觀察,保安試圖阻止一位攝影師拍攝,但他們並未干預在證交所外的示威。一位抗議者顯然暈倒了,被救護車送走。

在緊縮貨幣政策和公司利潤增長放緩的影響下,上證綜指週四下挫2.21%,收報於14個月新低。股市市值在過去三天內蒸發掉11%,比去年10月的紀錄高峰減少52%。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自去年12月來市值約揮發掉1.9萬億美元。

公眾對股市重創的憤怒,在頻頻轉發的手機短信和互聯網論壇中的言論中可見一斑,這種情緒可能影響到國家的經濟政策,甚至可能產生政治影響,因政府希望確保在奧運會前的社會和諧。

投資者相當程度上的怒火直指證監會官員,證監會去年鼓勵牛市,之後被指為牛市終結的罪魁。「這些無用的官員,引來人神共憤,」一位匿名投資者在東方財富網股吧(guba.eastmoney.com)中寫道。

部分投資者希望政府在不滿壓力下能干預救市。但如果救市,政府勢必要鬆動銀根緊縮政策,但是在通貨膨脹接近11年高點的狀況下,那意味著未來潛伏了更大的不滿苗頭。

無論出現何種狀況,如果個人投資者長期遠離股市,政府把股市打造成企業可靠融資來源的希望將會受挫。

「問題在於在目前形勢下,人們將借助每一波反彈行情獲利。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可能在一段時間內遠離股市,」上海華泰證券分析師陳惠琴表示。

**抗議**

八名中產階層抗議者週四在上海證交所主樓台階上靜坐,抗議因購買南方航空權證而遭受的損失,其中一個人用筆記本電腦打字。

一位28歲的辦公室職員宣稱,他在股市上損失了10萬元人民幣,大約相當於許多上海工人20個月的工資。「98%的小投資者損失慘重。我不知道我能做什麼,我能做的唯一決定就是在這裡靜坐,」他說道。

這些抗議者因購買南方航空600029.SS一年期認沽權證而遭受損失。該權證價格曾在六天時間內翻了兩番,於6月2日達到1.35元,但是目前已經跌至僅0.10元。

如果在6月20日權證到期之前,南方航空10天平均股價低於7.43元的執行價,則該權證就可以獲利行權。

但是該股股價週四收盤價大大高於該執行價,報收於8.61元,所以該權證所有者料將無法行權。抗議者指責大型機構投資者人為支持該股股價,損害了小投資者的利益。

這一問題已經導致進入市場的新投資者大大減少。過去幾個月裡發行的股市型基金只有數億人民幣的認購資金,相比之下,去年牛市期間一天之內就有數百億人民幣的認購資金。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

saber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12 下跌▼283點,收在8062點,成交值1248億

[昨日國際]
■美股:
●上週原油庫存降低456 萬桶,連續第四週下降,令投資人擔心在夏季駕車高峰期,供油可能吃緊,紐約原油七月期貨價格大漲5.07 美元。原油價格再度回揚,使得能源股為十大類股唯一上漲族群。而摩根大通分析師表示,美國鋁業並非可能被購併的目標,調降評等至中立,股價因此重挫7.96%,拖累原物料類股下挫。另外,摩根大通也調降Microchip 投資評等,認為來自中國的需求可能降低,股價同樣聞訊走跌,導致半導體類股跌幅較大。另一方面,在油價攀高之際,各國央行恐怕被迫升息以壓抑通膨,不利銀行股及運輸股,李曼兄弟證券重挫13.64%,伯靈頓北方聖塔菲鐵路公司亦跌6.98%,而瑞銀也將這家鐵路公司股價評等列為「短期賣出」,因為油價飆漲可能迫使該公司調降第二季的獲利預估。在聯準會褐皮書方面,報告表示由於食品與能源價格上漲,影響消費者支出,美國五月經濟大致仍疲弱,不過這個月公布的褐皮書顯示美國經濟較上個月已有所改善,上回有九個地區公布經濟成長減緩,五月下降為七個。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68%至12083.77 點;史坦普500 指數下跌1.69%至1335.49 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2.24%至2394.01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3.44%至381.68 點。

●歐洲央行官員否認將多次升息的揣測,加上受到消費支出放緩影響,核皮書報告指出美國四、五月經濟仍處於疲軟狀態,激勵公債市場回揚,二年期公債領漲。

■歐股:
●歐股開高走低,連續第六天下挫,創2005 年以來最長天數的跌勢。物價問題疑慮升高,恐將迫使各國央行提高利率,恐不利整體經濟,金融股因此下跌幅度最大,才剛完成歐洲史上最大的增發新股籌資案的蘇格蘭皇家銀行重挫9%。而花旗集團建議出脫建商股,因投資人在2008 和2009 年可支用的現金將更為減低,英國第二大營建商Barratt Development 重挫25%。對於高油價極度敏感的航空股和汽車股亦走跌。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下跌1.78%、法國CAC 指數下跌2.1%、德國DAX 指數下跌1.78%。

■亞股:
●新加坡股市在連日下跌後市場氣氛維持保守,但部份逢低買盤介入,終場收高0.45%;香港股市在市場擔心中國將採取進一步緊縮措施的擔憂下收黑;投資人持續憂慮通貨膨脹、全球信用市場問題與經濟情況,市場買氣不振,印尼股市勉強收在平盤之上,台股在台積電、台塑集團股與鴻海等權值股以及金融類股撐盤下,小跌作收,馬來西亞股市亦小跌作收,菲律賓股市則以2.52%的跌幅表現最弱。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6-12 16:30:00)
大勢分析:
台股今日持續破底,指數最低價來到8053點,而量能部分連續3日都在1000億元左右,指數短時間仍處於測底格局當中,在價量未有明顯反轉前,操作觀念仍然一樣,持續保守觀望,目前大盤狀況風險仍大於報酬,待價量出現反轉訊號,再行進場。近期不斷提醒觀盤的幾個重要因素,包括台股本身量價結構,技術型態位置,加上國際股市狀況,都讓大盤短線指向持續向下破底的關鍵,短線而言此一態勢仍未發生變化。其實本波段台股和國際股市的下跌,說穿了應該都是原油惹的禍,簡單的說未來如果原油價格仍維持在每桶130美元以上,全球金融市場應該都要神經緊繃,油價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似乎在近期油價創下天價後,全球最感害怕的通貨膨漲,已有蔓延的跡象,包括美國央行和亞洲、歐洲央行都同步要抗通膨,可見全球整體經濟受到油價上漲極大威脅,全球央行升息風再起,無疑是股市未來最大利空,台股在回到國際股市後,目前看來似乎仍充滿變數,短線台股雖有加速趕底味道,但中期走勢已經疲態百出。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152.48 5.41 -17.54
總計(億) -164.61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535.00 4.22 -63.49

外資持續賣超,較昨日賣超縮小。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美股下跌,台股開低走低壓到最低,成交量反向增加,資減券減,散戶拼命退場。

日線格局,今日再度向下跳空殺低,融資持續逃命,短線指標持續走空,今天跌停板家數創新高,唯一能找的介入點只好看乖離率了,但整體趨勢不對,作多風險高,作空容易遇到股東會強制回補,兩面風險都高。

BDI指數重挫8.7%,創歷史最大跌幅。

[其他訊息]
退稅支票奏效 美國5月零售銷售上升1% 創六個月最快升幅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綜合華盛頓外電】 美國商務部周四公布,在美國政府近500億美元振興 經濟的退稅支票挹注下,美國5月零售銷售意外上升1%, 創下六個月來最快上升速度。

汽油與食品價格上漲,拉抬了5月零售銷售。建材店 與傢俱店銷售增幅,亦引人矚目。

儘管汽車廠公布銷售數量下降,但5月汽車銷售金額 仍上升0.3%。扣除汽車,5月零售銷售上升1.2%,亦創下 六個月來最大上升幅度。

扣除加油站上升2.6%銷售,5月零售銷售為上升 0.8%,創下一年來最大升幅。

5月零售銷售較去年同期上升2.5%,扣除汽車,零售 銷售較去年同期上升4.9%。

今日公布的5月零售銷售大幅優於預期,3月與4月零 售銷售亦大幅往上修正。分析師預估5月零售銷售為上升 0.6%,扣除汽車,預期零售銷售為上升0.8%。

零售銷售數據強勁,顯示儘管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 到了數十年低點,但消費者仍持續自在支出。

近來因房價下跌,薪資成長遲緩,加上食品與能源 價格上漲,消費者飽受壓抑。

但當他們獲得政府退稅的600美元支票,他們大多用 於消費,一如國會期望。

所有退稅支票定於7月中寄完,分析師急於觀望消費 者支出屆時是否會減緩。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

saber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11 下跌▼24點,收在8345點,成交值1072億

[昨日國際]
■美股: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週一盤後表示,決策官員有必要「密切注意」,防範商品價格的飆漲進而推高消費物價,柏南克談話推升美元大漲,國際能源總署也調降2008 年全球原油產品平均每日需求至8677 萬桶,此為2002 年以來最低水準,商品價格紛紛轉弱,紐約原油七月期貨價格下挫3.04 美元,收在每桶131.31 美元,近月黃金期貨價格也重挫3%,為能源股和原物料類股帶來賣壓。而德州儀器表示手機晶片需求疲弱,並調降第二季財測,股價因此跌至2 個月來低點,拖累半導體類股下挫。另外,可口可樂股價上揚至2006 年10 月以來高點,原因為德意志銀行調高其投資評等,認為可口可樂在美國以外市場有6%以上的成長。另一方面,華盛頓共同基金公司週一暴跌17%後,反彈6.9%,花旗集團和摩根大通銀行同步走高,金融股反彈,支撐大盤走勢。但瑞士銀行分析師估算,華盛頓共同基金公司在抵押放款業務方面的損失,到2011 年底可能會高達217 億美元,公司本身低估損失。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上揚0.08%至12289.76 點;史坦普500 指數下跌0.24%至1358.44 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43%至2448.94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1.7%至395.26 點。

●柏南克表示經濟的下檔風險已經收斂,但通膨風險正炙,承諾將堅決防止市場對物價穩定信心的惡化,該談話引發投資人預期不久後將有升息舉措,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價格顯示九月份升息一碼的機率已升為88%,導致二年期公債創20 餘年來最大跌幅。

■歐股:
●歐股再度下跌,為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下滑。由於商品價格走低,導致礦業股必和必拓集團和力拓集團股價下挫。而英國最大的零售商特易購雖然老店業績成長3.5%,但低於分析師預測的4%,顯示銷售成長走緩,股價因此下跌。另一方面,市場擔心各國央行將被迫升息。在信用品質弱化的環境下,再度緊縮貨幣將對銀行不利,英國巴克萊集團與法國興業銀行走勢疲軟,金融股走跌。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下跌0.86%、法國CAC 指數下跌0.8%、德國DAX 指數下跌0.65%。

■亞股:
●投資人憂慮高油價、通貨膨脹與全球信用市場艱困問題,加以中國政府今年來第五次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引發中國股市重挫,拖累亞洲國家台灣、香港、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與印尼股市同步收黑,其中港股跌幅達4.21%墊底。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6-11 16:30:00)
大勢分析:
台股今日仍再破新低,指數最低價來到8297點,而量能部分連續2日都在1000億元左右,指數短時間仍處於測底格局當中,在價量未有明顯反轉前,操作觀念仍然一樣,持續保守觀望,目前大盤狀況風險仍大於報酬,待價量出現反轉訊號,再行進場。未來觀盤的幾個重點,近期已逐一說明,包括國際股市中期動向,台股技術指標週KD的位置,都是未來影響台股中波段行情重要關鍵。另外特別值得一提的量能觀點,也是未來判斷行情重要依據,如果未來大盤成交量落在1000億元上下200億元,也就是800-1200億元附近,大盤很可能形成盤整或盤跌機率最高,但若量能增溫至1200億元以上,且有連續加溫跡象,搭配指數有效站穩關鍵價,大盤將有可能啟動跌深反彈行情,而未來量能若出現800億元以下,搭配價格不再破底三天,則大盤可能出現短線窒息量或短底機會提高,因此以觀盤角度而言,可隨時留意大盤量能變化,搭配國際股市位置來看,再來尋找合適的切入點,未發生絕佳買點時,短線仍建議保守觀望。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19.56 -10.81 -12.36
總計(億) -42.73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382.51 -1.20 -45.95

三大法人同步賣超。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美股尾盤走軟,台股開低挑戰平盤,尾盤小跌,量能仍大。資減券小增。

日線格局,今日開小高震盪走低盤中稍微反彈,技術指標全面翻空,沒有日線進場訊號。今日硬拉台積電,掩護出貨,明日空方將發揮更強的力道。

[其他訊息]
〔基金觀點〕Permal擬增加黃金投資,以對沖日益上升的通膨風險
路透倫敦6月11日電---基金管理公司Permal Group周三對路透表示,其正計畫增加黃金部位,以防止日益上升的通膨壓力對其資產造成侵蝕.

該公司進階主管Omar Kodmani表示,隨著通膨在全球經濟中變得根深蒂固,預計金價及金礦公司的股價將上漲.

對金融環境不確定性的擔憂上升,且面臨股市動盪的投資者湧入被視為安全港的金市,這些原素推展現貨金在3月觸及每盎司1,030美元上方的紀錄高位.

雖然金價此後下滑約15%至約870美元,但歐洲央行(ECB)和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近日來接連強調通膨風險,使得許多貨幣市場經理人預期金價將強烈反彈.

"全世界都面臨著通膨問題,由於食品和能源價格竄升,通膨問題年初以來就浮現了,"Kodmani說.

美國原油期貨CLc1上周觸及每桶139.12美元的紀錄高位,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2009年7月玉米合約CN9周三則觸及每蒲式耳7.30美元的紀錄新高.

"食品和能源價格的飆漲在許多國家造成通膨,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這些國家的匯率和利率政策導致的失衡狀況正在加劇通膨問題,"Kodmani說.

"我們大家都得學會適應通膨環境,"Kodmani說,"我們希望進入不同資產類別,黃金方面,我們會關注期貨市場和金礦公司."

Permal的商品部位並不限於黃金.該公司在石油、穀物、工業金屬等自然資源以及生產這些商品的公司均有投資.

該公司五年來積極實施商品相關投資策略.Permal的組合式對沖基金在商品和相關股票方面的投資逾25億美元,自2003年來的年回報率在12%.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

saber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