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謝鈺鳳 綜合外電
2009 / 09 / 21 星期一 21:15
美國政府負債水準不斷上升,將導致未來出現通貨膨脹和美元持續貶值的情況。因此,投資人願意冒險嘗試外匯投資這項機會。
如果一直試圖尋找投資標的,加上對美股和美債感到擔心,考慮尋求海外的投資標的吧!
根據《洛杉磯時報》報導,越來越多專家正鼓勵客戶,提高外匯的持有比例。外匯市場已經成為投資者更方便投資的市場。
這些專家們推薦外匯的理由很簡單。美國政府的負債水準上升,導致未來出現通貨膨脹和美元持續貶值的情況。這項理由讓投資者願意選擇外匯投資的機會,當美元下滑時, 外匯相對美元而言,往往更有價值。
City National Bank 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投資長 Richard Weiss 表示,「現在正是檢視外匯占資產分配的最佳時機。如果等到每個人都開始討論美元貶值時就太晚了,現在正是時機。」
外匯交易主要涉及購買外國的債務,大多是外國投資人購買美國債券,通常以個人投資者最多。
這主要是因為外匯曾是由超級有錢的富人和機構,透過銀行外匯交易部門而做的交易。然而,過去幾年,外匯投資已經逐漸普及,即使中等收入的投資者也可透過 2 種方式來投資外匯,這 2 種方式分別為指數股票型基金和銀行定存。
指數股票型基金既可直接購買外匯,也可購買外匯選擇權和期貨合約。這些成為投資期貨合約的基金越投機,投資人可獲得的報酬就愈大。
對於那些不能處理這類波動性的投資人,市場還有 EverBank 提供的外匯定存選擇權。EverBank 提供 12 種貨幣的長短期定存。
這些定存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擔保,但這並不能保護投資人免受投資損失。
如果銀行倒閉,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保護的是投資人定存的投資價值。但是,外幣帳戶中的價值可能增加或減少,取決於投資人所選擇的貨幣相對於美元的強勢程度。
舉例來說,投資年息 5%,一年 20000 美元以英鎊計價的定存。投資人付 20000 美元給 EverBank,銀行根據當時的匯價將其轉換為英鎊。1 年後,投資人有 1000 美元的利息,整個帳戶是以英鎊計價的。但是,在美國要用那筆錢,投資人需要將英鎊換回美元。
但是,如果英鎊對美元貶值,儘管可獲得利息收入,最後投資可能是損失。如果英鎊損失 10%,以上列的例子來看,最後投資人僅拿到 18900 美元。算法如下:本利和 21000 美元,由英鎊換成美元,減去匯兌損失 10%,即 2100 美元的損失,最終獲得 18900 美元。
不想定存冒著可能損失的風險,該怎麼辦呢?Ever Bank 還提供一種混合型商品,這將允許投資在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等國的一籃子貨幣,而不會危及本金。
這項產品稱為「金磚四國定存」,它可以讓最低門檻 1500 美元的存款,透過這些貨幣升值獲得 100% 的報酬,而不會對本金造成任何危害。在最壞的情況下,這種定存到期時將和本金的價值相同。
EverBank 全球市場總裁 Chuck Butler 表示,這種產品的缺點,在於期間長達 3 年,而且不能提早領回。唯有當投資人死亡,要求將財產變現時,才能提早領回這筆定存。
此外,這種定存沒有利息。報酬僅僅來自於這些貨幣對美元的升值。投資人的報酬基於一種理念,將 25% 的本金投資於每種外匯。如果這些外匯的平均值上漲,投資人就能因此獲利。如果沒有上漲,投資人沒有任何損失,但也沒有任何利得。
Butler 表示,更受歡迎的商品,在於該銀行的單一貨幣定存,尤其是和商品貨幣相關的定存。他解釋道,商品貨幣是指發行貨幣的國家,國家 GDP 主要受益於農業、原油或稀有金屬。
諸如澳洲、紐西蘭、巴西和加拿大這些國家,預計將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中表現不錯。
但 Weiss 認為,購買商品貨幣是項風險性高的策略。
事實上,Weiss 認為,投資一種外匯就像只投資一支股票。這對一般投資人而言,太過冒險。
Weiss 偏好投資分散於一籃子貨幣的投資理念。他表示,此舉對投資人的投資組合而言,是項明智的抉擇。
Weiss 表示,投資組合中添加少量外匯,已證明能增加報酬,其實是降低風險。因為外匯和美股或債市沒有密切的關聯,這使得整個投資組合能更加穩定。
Weiss 表示,「再過 1-3 年,外匯可能成為帶來報酬的主要投資工具。外匯不僅可以迴避通貨膨脹和美元貶值,還可獲取利潤。」
謎之音:不會吧?散戶也需要買一籃子貨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