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2 下跌▼20點,收在7065點,成交值885億
[昨日國際]
■美股:
●伊朗不肯凍結鈾濃縮計劃,使得核子談判宣告破裂,加上有暴風雨可能抵達墨西哥灣,紐約八月原油期貨價格收高2.16 美元至每桶131.04 美元。由於國際油價反彈,高盛證券也發布報告看好能源類股,先前跌深的皮博迪能源集團等中小型能源股紛紛大漲,激勵能源股漲幅居十大類股之冠。美國銀行公布第二季獲利大減41%,但優於預期,股價因此上揚,不過多數金融股遭逢獲利了結賣壓,類股走勢拉回整理。另外,默克藥廠與先靈葆雅因為其所共同開發的膽固醇藥物Vytorin 經研究有其療效,但也可能引發癌症,股價雙雙重挫,所幸Genentech 因可能被羅氏藥廠購併而暴漲15%,縮減醫療保健類股跌幅。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下跌0.25%至11467.34 點;史坦普500 指數下跌0.05%至1260.00 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14%至2279.53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1.09%至361.89 點。蘋果電腦盤後公布上季財報,獲利成長31%,但本季財測低於預期,盤後大跌11%。德州儀器上季獲利和本季財測皆不如預期,盤後大跌10%。SanDisk上季虧損狀況大於預期,盤後大跌13%。
●由於美國銀行第二季盈餘優於市場預期,公債早盤價格受挫,不過隨後美國運通因消費者貸款違約案件增加導致第二季獲利衰退高於預期,令投資人擔心信貸損失恐將因經濟低迷而擴大,資金轉戰公債避險,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為四天以來首度下滑。
■歐股:
●歐股連續第四日收紅,乃五月以來最長漲勢。美國銀行上季財報優於預期,帶動蘇格蘭皇家銀行及瑞士銀行連袂上漲超過2%,銅、鎳等金屬價格反彈帶動原物料類股勁揚2.08%,獲Exane BNP Paribas 給予「買進」建議的全球最大農業化學製造商Syngenta 收高5.3%。惟已持有56%股權的全球最大癌症藥品製造商羅氏製藥提議以437 億美元買下生技公司Genentech 剩餘44%股權,股價挫跌4.8%,英國最大房貸業者HBOS 80 億美元售股籌資案目前僅獲得8.3%認購申請,股價重挫6.2%,收斂指數漲幅。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上漲0.52%、法國CAC 指數上漲0.65%、德國DAX 指數上漲0.66%。
■亞股:
●美國銀行類股財報優於預期,舒緩投資人對於美國金融業之疑慮,加以油價持續下滑舒緩通膨憂慮,帶動亞洲國家台灣、香港、新加坡、菲律賓與印尼股市同步走揚,其中台股在金控與電子權值股大漲帶動下,終場上揚3.97%居冠;馬來西亞股市則在種植類股領跌下收黑0.14%。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7-22 16:30:00)
大勢分析:
台股今日雖在美股盤後重挫陰影下開低,但盤中低接買盤不弱,指數表現相對強勢,最後以開低走高作收,指數雖小跌,但再度收小紅K棒,已展現跌深反彈持續的強烈企圖心,推估未來盤面,應以個別股的操作為重點,跌深個股仍有價差可期。還是從指數的位置談起,台股今日的小紅K棒,仍站穩10日移動平均線之上,同時也站上7000點整數關卡,而型態上也出現短底和突破下降壓力線的走勢,整體大盤短線仍屬於多方佔上風的味道明顯,就短線指數而言,還是宜多不宜空盤面,未來可留意量能變化情形,將決定指數跌深反彈的幅度。短線選股上有幾個重點,首先跌深股仍是選擇第一要件,最好跌幅超過四成以上,較具跌深反彈要件,搭配第二季業績大幅成長或優於預期者,最後融資經過清洗而法人屬於買超者,也較具利基點,幾個重要族群包括IC設計、鋼鐵股、農業概念股和第二季獲利表現突出者,優先搶短。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50.01 5.46 13.19
總計(億) -31.36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835.94 48.27 66.94
外資賣超。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美股下跌,台股開低震盪嘗試拉高,尾盤回檔。資減券減。
日線格局,KD翻多,KD的空頭鈍化被化解。籌碼面越來越穩定。指數向上穿過下降壓力線,過了7250財能確認多頭有機會成形。前天CITY財報不錯,美股上漲反應,今天Wachovia又不好,指數又受到挑戰,自己做股票可以不要那麼忙。油價回跌,CRB走軟,美元築底,這些都是通膨可能被化解的跡象。但通膨被化解的理由就是蕭條期的開始,股票市場只能注重高毛利高進入障礙的公司才有渡過蕭條的機會。
Wachovia第二季虧損89億美元,宣布裁員6350人。
[其他訊息]
《Saft專欄》美國房價跌勢還有下半場,明年末方有望觸底
(James Saft是路透專欄撰稿人,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撰稿 James Saft
路透倫敦7月22日電---在美國房價止跌回穩之前,當前的金融危機不會結束.簡而言之,危機短期內不會結束.
儘管美國房價已下跌了好長一段時間,拖垮了好幾家大型金融機構,令整體經濟瀕臨衰退,但是相對於收入、租金、以房屋貸款的充裕程度,美國的房屋仍然太貴.況且這還沒算進失業率上揚及油價上漲等因素--這些因素令美國家庭預算更加吃緊,長途通勤的成本高得難以負擔,郊區的房子因而也變得不受歡迎.
房價下滑的連鎖效應十分慘重:銀行被迫大量註銷資產、金融機構相繼倒閉、經濟成長低迷--如果還有成長的話.這種景況在房市觸底後大概還會持續六個月左右.這場危機的病根是債務泡沫,而泡沫破滅過程造成最大衝擊的病症則是房價下跌.
"在我們看來,房價從高點跌至谷底的過程至少已完成一半,明年年末或2010年上半年應該就能觸及明確的底部,"瓦喬維亞銀行經濟師Mark Vitner及Adam York在致客戶的報告中指出,"合理的假設是,泡沫愈大,爆破的後遺症就愈大."
**房價跌勢還有下半場**
檢視房價收入比,Vitner及York發現,房價已向歷史均值靠近,但因升得太高,目前仍距均值水平好一段距離.若房價收入比要回到1990年代中後期的水平,標準普爾/Case-Shiller的20城市房價指數總共須跌35.1%,而該指數迄今跌幅為17.5%.
衡量房價的另一方式是檢視房價租金比.Vitner和York以美國勞工局編製的房租成本指標為基礎,研究發現1980年代初期至1997年左右,房價與租金之間的關係非常穩定;但到了1997年,房價便急漲,而租金則大致與通脹同步.
以20城市房價指數分析,兩位分析師指出,房價租金比要回到穩定的歷史水平,房價的跌幅要更深(相對房價收入比的分析而言),從高點至谷底須回落近40%.全美不動產協會(NAR)房價中值數據的分析則顯示,房價不必回落那麼多--以收入衡量,NAR價格總計應跌17.2%,而目前則已跌了11.2%.不管你相信哪一項指標,重要的是房價距離谷底大約還有一半的路途.而想到上半場的跌勢已造成如此慘烈的損害,前景很難不令人憂心.
**金融股遠未觸底**
若要比較此次房市風暴與經濟大蕭條以來的歷次類似事件,也得格外小心.當前狀況跟以往的一大差別可能是資金很緊張,尤其是房價持續下滑大大耗損了銀行業以及房利美(FNM.N: 行情)和房貸美(FRE.N: 行情)的資本.回想存貸危機時的房市風暴,地區銀行破產雖造成一些融資困難,但情況從未嚴重到像當前這樣,連房利美和房貸美為房貸提供融資的功能也大大受損.
房貸美上周表示,正考慮各種籌資的方式,包括縮減房貸投資組合以及出售持有的房貸證券等.這是房貸市場最不希望見到的事,可能也是促使美國財長保爾森提出援助"雙美"的原因之一.
巴克萊資本房貸分析師Seth Glasser指出,5月中以來的兩個月左右,平均房貸利率上揚約60基點.而對大額貸款人或是情況特殊的貸款人來說,利率的升幅可能高達兩個百分點.有監於當前的金融體系狀況,房貸利率相對通脹而言很可能會繼續攀升,許多經濟條件較差的人則根本無法取得貸款.
由此觀之,儘管近期金融股反彈,且當局祭出限制放空的新規定,金融股距離真正觸底回升還遠得很.另外,隨著跌勢加深,美國政府直接干預的可能性也越大--他們可能會將房利美與房貸美收歸國有,或透過某個新機構提供貸款或補助.但這可能也要等到美國總統選舉之後,或者是新一波的銀行倒閉過後.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