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 下跌▼54點,收在7353點,成交值1036億
[昨日國際]
■美股:
●大盤走勢震盪,早盤曾因為六月ISM 製造業指數非預期性成長,由五月的49.6 提升至50.2,出現反彈,但午盤在油價大漲逾2 美元情況下,金融股一度帶頭下跌,道瓊指數盤中重挫167 點,所幸通用汽車六月銷售量僅比去年同期減退8%,衰退幅度優於分析師下跌21%的預期,激勵通用汽車股價大漲,大盤急拉,終場以小紅收市。美國運通銀行股價週一跌至2003 年低點,跌深後獲瑞士銀行調升投資評等至中立,股價強力反彈。另外,摩根士丹利證券分析師認為,李曼兄弟證券應有足夠資金,合理股價可達31 美元,李曼兄弟股價同獲大漲,推升金融類股漲幅居十大類股之冠。能源類股表現亦佳,史密斯國際等石油服務公司帶動類股走勢上揚,不過紐約原油期貨價格終場僅小漲0.97 美元。另外,瑞士信貸調升Celgene 投資評等至加碼,原因為競爭對手SuperGen 的血癌藥物臨床實驗失敗,Celgene 股價大漲,鼓舞生技類股走高。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上揚0.28%至11382.26 點;史坦普500 指數上揚0.38%至1284.91 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揚0.52%至2304.97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0.58%至366.04 點。
●股市跌深反彈以及六月ISM 製造業指數意外上升至50.2、乃今年一月來首度回升至擴張點以上,並超過前月的49.6,激勵市場預期製造業有可能觸底,公債買氣招致降溫,6 個交易日來二年期公債首度收黑。
■歐股:
●英國六月住房價格較去年同期下跌6.3%、創1992 年以來最大跌幅,同期採購經理人指數-製造業自前月的49.5 滑落至45.8,輔以中東局勢緊張牽動油價續揚,掩蓋歐元區五月失業率盤據歷史低檔7.2%、德國五月零售銷售意外增長1.3%的利多,恐慌性賣壓湧現,道瓊歐洲18 種類股全面收黑,與景氣連動性較高的原物料股重挫4.38%,表現最差,市場擔心恐調降獲利預估的德意志銀行挫跌4.4%,領跌銀行與金融服務股滑落逾2.7%。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下跌2.60%、法國CAC 指數下跌2.11%、德國DAX 指數下跌1.60%。
■亞股:
●印尼6月份通貨膨脹數據較分析師預期為低帶動市場買氣,股市終場收高1.26%;油價飆漲與通貨膨脹憂慮持續壓抑投資人信心,亞洲國家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與菲律賓股市同步走跌,尤以菲股跌幅1.82%墊底。港股休市。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7-02 16:30:00)
大勢分析:
近期美股維持在低檔震盪,台股則持續弱勢的測底走勢,收盤加權指數跌破前低7384點收在7353點創下今年以來的新低點,成交量為1040億元。整體而言,短線台股已經進入清洗浮額的階段,站在籌碼的角度確實具有反彈的利基,不過由於國際股市狀況仍不明朗,就操作的角度上建議仍以『且戰且走,保守觀望』的心態為主。若以指數位置來看,台股在今日跌破前低7384點後,短線已有形成15個月頭部的跡象,倘若三日內無法有效站回,勢必將加重大盤往後的壓力,再加上近期大環境的情況,不管從國際股市狀況,融資籌碼結構以及成交量能方面,均嗅不出有正式止跌的訊息,就連最基本的技術型態也還未見到反轉訊息,因此就目前的時空環境來看,與其現在冒然進場搶反彈,還不如耐心靜待大盤落底才是最佳的操作策略。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138.51 10.62 11.08
總計(億) -116.81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82.75 8.31 18.34
外資又轉為賣超。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昨日美股上漲,台股開小低震盪走高後,盤勢走弱,下跌作收,量能增加。資減券增。
日線格局,今日台股續創新低,沒有多頭訊號,盤前的上漲吸引不少投機買盤,融資減幅不足,籌碼面病沒有好轉,指標也沒有任何多頭訊號,現在能做的事情就是觀察與等待。明天ECB的動作可能會是市場震盪的開端,商品將會跌一半,等美國也開始升息,商品市場就全玩完了。
[其他訊息]
《中國能源焦點》或已悄然停止對煉企的進口原油增值稅實行部分退稅的政策
記者 陳愛珠
路透北京7月2日電---中國國有煉油企業的官員週三稱,6月份中國政府在大幅調高油價後,恐將悄然停止對進口原油增值稅進行先增後返的政策.時間已進入第三季度的第二天,但煉企官員依然沒有發現政府要繼續實行部分退稅政策的信號.從今年4月開始,政府對國有煉企所繳納的17%進口原油增值稅實行部分退稅,以作為一系列試圖抵消煉企虧損的措施之一.這些虧損皆因油價倒掛而使煉企被迫以低於成本價在國內售油而造成.
"是的,我們已經聽說政府有可能取消補貼,可能就從7月開始,"中石油一位原油交易經理稱,"對於政府來說,繼續補貼的確是個沉重的擔子."中國政府於6月20日宣佈國內燃料油價格提高17-18%,但若取消煉企補貼,仍可能使中國石化(0386.HK: 行情)和中國石油(0857.HK: 行情)擴大虧損,並導致國內燃料油供給出現短缺.
成品油進口稅的退稅政策從去年12月開始實行,但7月政府是否有意繼續實行,目前仍然不得而知.中石油的一位交易員週一表示,因擔心政府取消此政策,公司已經暫緩7月的柴油進口.
**補貼或將維持,具體方法可能變化**
中石化的一位高層人士向路透表示,進口原油的部分退稅政策原定僅在第二季度實行,但他補充稱,政府應該出台其他的措施以減輕煉企的損失."即使這個政策被取消,我們相信政府也會通過其他的方法來補貼中石化."該高層人士稱.
企業消息人士週三向路透表示,兩家國有煉企已經收到了5月的進口原油補貼,但6月的補貼還沒有到位.分析員估計,如果相當於每桶14美元的進口原油補貼被取消,中國仍需調高國內油價達20%才能使國內煉企不致虧損.而中國政府在近期並不太可能採取這種舉動.
中國的部分油價在整個亞洲仍然最為低廉.中國政府並不願意為了追求與國際油價保持同步而過快提升物價水平,從而使通脹加速或引起社會動盪.因此,通過各種補貼和稅費優惠政策,將是更為理想的方法.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經濟師牛犁表示,如果取消進口原油補貼,中國政府其實還可以採納一個建議,即調整對原油生產業務的稅收,從而使來自原油生產的豐厚利潤能有效彌補煉油業務的虧損.他並稱,中國第一季度的稅收同比增長達34%,即使部分花在了汶川地震的災後重建工作上,中國政府仍有足夠的財政能力來維持補貼政策.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