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6/20 上漲▲182點,收在8755點,成交值1995億

[昨日國際]
■美股:
●美股開低走高,終場漲多跌少。五月新屋開工意外較前月減少2.1%至年率147.4萬棟,乃四個月來首度減少,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連三日下滑,收在5.08%水位,舒緩殖利率攀高不利景氣成長的擔憂,花旗集團率金融類股走揚。市場看好奇異將在本週巴黎航空展接獲噴射引擎訂單,激勵該股勁揚3.20%至五年高點,全球最大網路旅行社Expedia計畫斥資35億美元買回多達42%股份,股價應聲大漲14%,惟營建股因房市數據疲弱而回檔,收斂指數漲幅。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上漲0.16%至13635.42點,史坦普500指數上漲0.17%至1533.70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0.01%至2626.76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0.47%至500.81點。

■歐股:
●英國最大超市營運商Tesco表示由於利率水準攀高,加上競爭加劇,扣除油品收入後的第一季銷售成長低於預期,股價重挫4.9%,相關類股如Marks & Spencer與家樂幅同步收黑;歐洲最大低價航空公司RyanairHoldings轉趨看淡產業前景,並預期今年平均票價將向下調整,股價下挫3.7%;此外,德國六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下滑,受到利率來到五年新高水位影響,投資人心態轉趨保守。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下跌0.80%、法國CAC指數下跌0.25%、德國DAX指數下跌0.03%

■亞股:
●新加坡股市在勝科工業與新加坡交易所的買盤帶動下收紅;瑞士信貸看好Bumiputra-Commerce Holdings與Sime Darby獲利前景,建議投資人買進,帶動馬來西亞股市上揚;鑒於國際油價攀升至九個月來高點,推升煤礦之替代需求,印尼最大煤礦出口商Bumi Resources領漲印尼股市;印度股市則在ICICI Bank國內釋股買盤強勁,激勵銀行類股表現亮眼,終場大盤以上漲1.53%居冠。惟菲律賓股市因美國房市數據不佳,市場擔憂將抑制其經濟成長動能,股市下跌0.36%。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7-06-20 17:00:00)
大勢分析: 端午長假過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台股挾著放假期間國際股市持續上漲以及上週五外資買超創新高的氣勢,開盤指數開高後隨即震盪走高,呈現價量齊揚的噴出走勢,收盤時指數上揚182點,成交量高達2000億元,為近三年來的單日最大量。整體而言,台股仍是處於全面走多的架構中,但唯一的瑕疵乃今日成交量突然暴增至2000億元,以經驗法則來看,這種現象通常是多頭過熱的警訊,因此,未來仍需謹慎觀察量價結構是否有失控的情形,短線的觀盤重點,應著重在未來三個交易日的大盤成交量,倘若依然呈現1800~2000億以上的量滾量態勢,操作上則需小心指數有隨時回檔的可能,若無則維持指數震盪盤堅的慣性,原則上,大盤無論價與量都來到近年來的新高水位,就投資的角度而言,風險意識也應隨著提高。另就選股方面,在政策利多刺激下,資金持續轉入金融、傳產類股,電子則是漲多休息,因此選股上仍是建議以非電子股為優先考量,其中以金融、營建、資產為主要投資標的,操作上可多加留意。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429.34 0.63 -11.70
總計(億) 418.27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1,088.37 81.48 8.59

外資買超創新高。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台股放兩天假,國際股市鬧哄哄,今日直接帶量開高走高在度創下新高,我說過要對創新高這件事情感到習慣,上了8750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金融股與權值股持續上漲,中小型股以及上櫃指數居然是下跌的,這顯見台股已經強中透虛。今日我也順勢減碼弱勢股,現在手頭剩下一些核心持股,明天繼續減碼。

之前外資也都開始預估台股上9000還有預估到一萬點,現在就加碼給你看,天下有那麼好的事情嗎?股票市場中是這樣賺錢的嗎?不想解釋太多,雖然資減券增,外資大買,似乎是籌碼穩定,最近的融資越來越聰明,所以我也不敢輕視。現在一個危機就是,陳總最近發布加入聯合國公投新聞,股市卻完全不下跌,想想看當初廢統言論的時候,台股還因此盤整下跌好一段時間,表示行情是在很火熱,既然火熱,不這時候減碼要挑何時減碼?

美股當中房地產類股股價已經明顯衰退,金融股勉強,下半年消費型電子股應該還是主流。總之,買股票要有風險概念,明天會發生什麼怪事是大家都無法預期的。

[其他訊息]
港幣與人民幣掛鉤,能做不能說
路透香港電---上周一份檢討香港聯繫匯率的研究報告,在香港媒體引起了不小的影響.香港特首曾蔭權強調,到2047年後,香港才可考慮將港幣與美元脫勾.這篇早在2007年4月就已經出爐的中銀香港的研究報告認為,隨著兩地經濟、金融關係的進一步強化,當局有必要及早檢討聯繫匯率制度,研究港元和人民幣的相處之道.舊聞之所以一石掀起千層浪,是因為香港回歸10周年臨近,市場患上聯繫匯率"敏感症".

早先前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表示,2002年港府考慮過取消港幣和美元的聯繫匯制,讓人覺得港府其實也不是鐵板一塊.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隨著香港和大陸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將港元釘住美元,並跟隨美國的貨幣政策走的必要性越來越小.

香港金管局雖然多次表示堅持聯繫匯率制度,但也在密切關注其未來發展.金管局研究部4月發表一篇題為《關於亞洲"過份依賴出口"及"經濟與美國脫鉤"之說的是與非》的研究報告,指出長遠來看,東亞有和美國脫鉤的可能.文章指出,日本的經歷顯示,大陸可能成為亞洲未來的增長引擎.隨著中國大陸成為一個主要的海外投資力量,它的貨幣政策有望能更多地影響區域的貨幣和金融狀況.既然中國有望影響到整個東亞,更何況和大陸唇齒相依的香港特區?

**自然融合**
任何制度有生就有死,聯繫匯率制度完成歷史使命後,被新的制度所取代,應該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但由於它的敏感性,成為一個只能做而不能說的問題,過多的噪音只會引起金融市場不必要的波動.特區政府可以通過增加人民幣在香港的流通量,做到港幣和人民幣的自然融合.香港人看到人民幣升值的前景,已經開始逐步把手頭的港幣換成人民幣.現在人民幣在香港已經可以有限制地自由兌換,但港人苦於缺乏人民幣投資渠道,只能把錢投入國內房地產,導致深圳靠近香港的房屋均價已經被炒到一平方米2萬元人民幣以上.

中央同意國內金融機構在香港發人民幣債,其實就是培養香港作為人民幣交易的離岸市場.人民幣債給了香港投資者另一個增持人民幣的理由.大陸人也有購買外幣的需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孟岱爾(Robert Mundell)認為,中國一旦允許人民幣自由兌換,出於投資分散化的考慮,老百姓對其它貨幣的需求可能會大幅上升,或將導致人民幣不升反跌.鼓勵老百姓持有外幣,也可以減少國家外匯太多的壓力,藏富於民的努力可以從港幣開始.中國已經開始允許投資者通過合格機構(QDII)在香港購買股票,大陸對港幣的需求有望直線上升.

強勢的經濟造就強勢的貨幣.之前港幣取代葡幣,成為澳門商場和賭場的主要流通貨幣.現在人民幣在澳門則更受歡迎,這個過渡是相當自然的.現在人民幣已經貴過港幣,越來越多的香港商戶打出歡迎使用人民幣的標語.從提高效率的角度出發,一個國家沒有必要存在兩種貨幣.可以考慮在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實現雙幣流通,讓兩幣融合成為一個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由於人民幣目前還不能自由兌換,要讓人民幣全面取代港幣,在短時間內還是不可能的.與其把目光聚焦在香港政府會怎麼做,還不如關注大陸金融改革的步伐.大陸金融系統準備好了,港幣和美元脫鉤也就出現了可能.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買進成本10%以下停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ber422 的頭像
    saber422

    saber422

    saber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