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下跌▼149點,收在8262點,成交值1347億
[昨日國際]
■美股:
●雖然一月個人所得及支出分別成長0.3%及0.4%、優於預期,但二月芝加哥採購經理人指數自前月的51.5 下滑至44.5 之六年低點,同期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也降至70.8、乃十六年低點,加上保險業龍頭美國國際集團上季提列111 億美元次貸跌價損失,上季淨損52.9 億美元、創下公司成立89 年來最大季度虧損,並悲觀預期未來仍將提列損失,股價挫跌6.56%,跌幅居道瓊成分股最大。德意志證券調降李曼兄弟及貝爾史坦證券財測,瑞士銀行警告信貸損失恐高達6000 億美元,引發恐慌性賣壓出籠,十大類股全面收黑,其中金融類股重挫4%,而第三大無線網路服務供應商Sprint Nextel 上季流失120 萬名客戶、乃券商預估值的三倍,股價重挫12.11%,油價自歷史高點拉回也拖累能源股走跌。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下跌2.51%至12266.39 點,史坦普500 指數下跌2.71%至1330.63 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2.58%至2271.48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2.73%至348.05 點。
●瑞士銀行預估銀行、保險等業者將面臨至少6000 億美元損失,次貸風暴愈演愈烈,二月份密西根大學信心指數下滑至十六年低點,同期芝加哥採購經理人指數更意外降至2001 年最低,降息呼聲再起,資金轉戰公債偏安,二年期公債領漲,該殖利率降至2004 四年以來最低。
■歐股:
●擔憂美國經濟已步入衰退的不安感持續影響歐股走勢,加上瑞士銀行表示,金融機構可能面臨高達6000億美元次貸相關虧損,其中銀行、證券業虧損將達3500 億美元,與美國國際集團公佈有史以來最大季度虧損,利空消息衝擊金融類股走勢疲弱。此外,受戴爾獲利低於預期影響,歐洲科技類股隨之收黑,而國際油價居高不下,大幅增加航空業成本,拖累科技與旅遊休閒類股皆下跌2.80%,位居類股表現末位。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下跌1.36%、法國CAC 指數走低1.53%、德國DAX 指數收黑1.67%。
■亞股:
●市場對菲律賓企業獲利展望樂觀掩蓋國內政治不安的憂慮,推升菲國股市上漲0.55%作收;投資人認為印尼Telkom 等主要權值股近來漲幅過甚,獲利了結賣壓出籠拖累指數走低;美國上季經濟成長率不如市場預期,引發投資人對美國經濟持續擔憂,拖累亞洲國家台灣、香港、馬來西亞與新加坡股市下跌,其中星股跌幅達1.55%墊底。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3-03 16:15:00)
大勢分析: 台股近期受到國際股市全面壓回影響,週一呈現開低震盪格局,不過相對亞洲股市的跌幅來看,台股此波段還算相對抗跌,未來在國際股市持續動盪下,台股短線呈現低檔整理機會大,操作策略上仍以逢低承接總統大選概念股,為較佳的方式。先以指數的位置來看,台股此波段高點8473點,約在8500點附近,於上週盤後分析即已說明,以量能的角度來看,8500點要一次突破機率不高,畢竟此區域有實質套牢壓力,加上國際股市前景不明朗,因此是要有居高思維的心態,而台股順勢壓回後,其實也不必過於悲觀,因為台股既然相對強勢,低檔承接的買盤應該也屬於積極,8100點附近約為短天期上升軌道線位置,也位在季線附近的支撐,未來短線台股指數位置就以8100-8500點來回震盪看待。雖然指數震盪,個別股表現依然亮眼,現階段投資方向仍以『總統大選概念』為最重要基調,畢竟台股近期的相對抗跌,完全反映在總統大選的股期待,還是以營建、資產、觀光乃至於中概食品等,有持續發酵跡象,逢回持續以多單為主。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134.97 -11.13 -2.23
總計(億) -148.33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134.97 -11.13 -2.23
外資買超繼續縮減。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上週美股四大指數同步下跌,台股今日沒有好臉色,開盤下跌180點,盤終將近下跌270點,尾盤拉抬一些收在8262,量能達1300E,融資繼續增加18E。
日線格局,今天跌破8200,差一點就要把多頭的缺口底8108補滿,兩個缺口包夾,現在看起有島狀反轉的味道,KD首日死亡交叉。指數開始下跌兩日融資套牢了50E,如果繼續下跌融資也增,那籌碼就很不穩定了。
美國1月營建支出減1.7%減幅14年來最大,ISM 2月製造業指數降至48.3,美經濟離衰退越來越近。
[其他訊息]
《SAFT專欄》金融市場的打地鼠遊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James Saft是路透專欄撰稿人,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撰稿 James Saft
路透倫敦2月28日電---債券保險商或許已逃過沒頂之災,但可以肯定的是:信貸危機遠未結束,未來還有更嚴重的問題等著爆發.就像打地鼠(Whack-a-Mole)遊戲一樣:地鼠不斷冒出頭來,打完一隻又來一隻;而在當前這場信貸風暴中,危機亦接踵而至,處理完一個又來一個.
債券保險商MBIA(MBI.N: 行情)"AAA"的信貸評級已獲穆迪和標準普爾確認,這對MBIA至關重要;而同時據報導,Ambac Financial(ABK.N: 行情)在該公司一些主要銀行客戶的支持下,也即將就增資救援方案達成協議.
現在,讓我們暫且不要擔憂評等機構可能改變心意;也不要去想,將要拯救Ambac的,其實是最仰賴該公司提供結構債和市政債券保險的那些人.因為就像次貸和貨幣市場的困境一樣,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正持續浮現.
例如,透過競標定期重訂利率的ARP(auction rate paper)市場曾是市政當局廉價、可靠的融資管道,現在該市場已接近枯竭;另一種浮息債務工具VRDN(variable-rate demand notes)亦如是,後者還曾被投資者視為"僅次於現金的好東西".
**銀行成驚弓之鳥**
對那些持有相關證券、但再也無法輕易套現的投資者來說,這些市場的凋零不啻是慘劇一場;對那些因此必須付出極高借貸成本的醫院等市政機構來說,也好不到哪裡去.
ARP及VRDN市場潰敗,部分是因為市場擔心,債券保險業的困境最後可能得以"跳樓大拍賣"的形式解決--業者承保的債券得削價出售.但根本原因卻是,銀行無法再有效扮演資本市場中介者的角色:它們根本沒有資本去承擔身為市場中介的正常風險.(坦白說,"正常風險"現在聽起來相當滑稽.)
"在信貸市場,最大的那批做市商(market makers)有許多已受重創,這嚴重削弱他們承擔任何風險的能力,"基金暨私人銀行業者Insinger de Beaufort經濟師Stephen Lewis稱."認列資產損失耗去了大量的資本,資本因此嚴重不足.經理人極不願意承擔任何市場風險,以免出現差池時資本再受侵蝕."
貨幣市場基金的經理人擔心,風險重估將導致其短期投資價值縮水,就和去年一些業者的遭遇一樣.他們擔心,一旦每股資產凈值跌破1.00美元、呈現資本損失,貨幣市場基金買家將非常恐慌,因他們向來將貨幣市場基金視作現金資產.
**這裡幾千億,那裡又幾千億...**
可以確定的是,當局和銀行業者盡力控制局面的作為已見成效.多國央行努力安撫貨幣市場,已讓最險惡的資金緊俏問題獲得紓緩--雖然利率仍處於高位,而債券保險公司的前景看來也更為穩定.
但要事態恢復正常(無論"正常"的定義為何),銀行業者必須能夠了解並揭露它們的損失,但前提是房地產、企業及其他貸款的價值必須停止下滑.問題是,這些資產迄今尚未止跌.
"金融業離徹底認列資產損失有多遠?如果他們已做了超過三分之一,我會感到很意外,"瑞銀集團資深經濟顧問George Magnus表示.他認為損失金額最終將高達1兆(萬億)美元.
S&P/Case-Shiller房價指數顯示,美國第四季房價較上年同期下挫8.9%,創此項調查進行20年以來最大跌幅,而這可不限於那些用次貸買進的房子,而是美國整體房產的表現.
摩根士丹利針對1月LoanPerformance抵押貸款數據進行分析,結果亦呼應上述的黯淡景況.固定利率大額放款(jumbo loan)的違約率從12月的0.24%升至1月的0.29%,升幅高達20%,而且這類貸款還算是較優質的類型.
**好戲還在後頭**
企業貸款和債券的違約狀況,雖然可能不會像其近期價格跌勢所暗示的那麼嚴重,但目前我們正處於景氣衰退的初期階段,損失還將繼續增加.
這還沒有將美國消費者撙節支出的效應納入考量,而近期的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變得相當悲觀.大家的眼睛可得放亮點,看看下一隻地鼠何時冒出來.如果美國的屋主和提供房貸的銀行最終獲政府出錢搭救,大家可別感到意外."事態一旦開始加劇,恐將一發不可收拾,"Magnus說,"經濟所受的衝擊遠較人們所想的糟糕,因應的政策方案也將非常戲劇化."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