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上漲▲11點,收在7876點,成交值1080億
[昨日國際]
■美股: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國會證詞演說時表示「信貸緊縮將持續壓抑經濟成長,聯準會已做好準備進一步降息,但儘管聯準會積極降息,金融動盪對消費者與家庭的衝擊擴大」,引發投資人對景氣展望的擔憂,獲利回吐賣壓出籠壓抑十大類股全面走跌,中斷美股連三日漲勢。李曼兄弟證券調降高盛、摩根士丹利及美林證券的本季獲利預估,加上歐洲瑞士銀行資產跌價損失擴大,利空罩頂下金融類股滑落1.9%。此
外,高盛證券擔心個人電腦出貨成長減緩將衝擊英特爾毛利表現,衝擊該股挫跌3.54%,遭高盛調降投資等級的美光科技與半導體設備製造商Novellus 連袂收黑。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40%至12376.98 點,史坦普500 指數下跌1.34%至1348.86 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1.74%至2332.54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2.81%至353.26 點。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國會中表示已做好準備繼續降息,兩年期以下短天期債券反應降息利多而上漲,但中長天期債市卻因擔心恐使通膨加速惡化而有明顯回檔,呈現長短債表現不一狀況。
■歐股:
●歐股開高走低,因受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表示,信用緊縮可能會造成借貸成本增加,並抑制經濟成長,而銀行體系需再提列資金以備抵壞帳和投資損失,歐股早盤因大型企業如Diageo 財報優異所帶來的漲幅盡噬。此外,瑞士銀行第四季破紀錄損失113 億美元,德意志銀行分析師指出,瑞銀可能將在今年第一季再增提列損失,瑞銀股價重挫逾8%。不過媒體報導,必和必拓遭力拓拒絕後,可能轉向購併其他同業如英美公司,礦脈類股在利多消息帶動下表現亮眼,收斂大盤跌幅。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下跌0.01%、法國CAC 指數上漲0.07%、德國DAX 指數收黑0.16%。
■亞股:
●信評機構惠譽宣布由於印尼外匯儲備擴增,且削減國債有成,因而調升印尼債信評等,激勵該國股市上漲作收;美國1 月份零售銷售數字意外增加0.3%,舒緩投資人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憂慮,帶動亞洲國家如台灣、香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股市上揚,尤以台股漲幅達4.17%居冠;唯菲律賓本週五將有要求總統下台的大型抗議活動,政治不確定性升溫引發外資賣壓,拖累股市下跌0.36%。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2-15 16:20:00)
大勢分析: 以反彈的角度來看,大多以跌最深的個股為搶反彈的標的;近期的IC設計及LED強勢彈升就是代表,然而以電子指數的走勢來看,仍是反彈走勢,所以電子股仍以反彈走勢視之;反而是非電子指數方面,再經過三個交易日後,若仍能守住11765點之上,則其季線將止跌翻揚,也就是說非電子指數隨時有回歸多方的架構,因此,反彈與波段的方向應該就很清楚,電子股原則上大多以反彈心態視之,基本面方向比較有保護者,以面板及IC通路為主,在指數仍有反彈空間下,電子應以慎選個股作多為主;而在傳產股方面,資產股依然是盤面的主流部隊,營建股則以選股為主,鋼鐵股之板鋼具調漲空間,未來股價有反應基本面的走勢,造紙在全球木片看漲下,紙漿在淡季下依然上漲,是市場未注意者,將有表現的空間,另外在鐵礦砂勢在必漲下,BDI強勢表態,散裝航運仍有空間可期,上述之族群應是選股的方向,在仍有高點的預期下,當然還是擇股作多之建議。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45.64 13.61 21.53
總計(億) 80.78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263.49 28.06 23.88
2月份外資維持買超。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因數日無觀察盤面,暫無評論。
[其他訊息]
《顧蔚專欄》次級債風波可能在中國重演
(以下專欄只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路透香港2月13日電--中國沒有次級房貸.但在國內經濟放緩,和美國放貸危機蔓延的雙重夾擊下,中國銀行業也可能經受類似美國次級債的壞賬風暴.屆時壞賬滋生,銀行業盈利大幅下降.貸款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可能是出口行業,或者地產開發商.
美國經濟可能衰退,這對依賴出口的珠三角大量小企業來說,可能是個生死考驗.它們還不出錢來,將給銀行帶來大量的壞賬.由於借錢給小企業利潤相對豐厚,現在從國有銀行到外資銀行都樂意放貸給他們.現在山東已經出現了韓資企業經營不下去,外商成群逃跑的情況,如果情況繼續惡化,那麼銀行將有大量貸款成為呆賬壞賬.
中國老百姓房屋貸款的風險相對不大,因為首付一般都在30%,最少也有20%,因此就算房價大幅度回調,購房者跌到負資產,寧愿放棄房子也不付房屋貸款的可能性並不大.但中國的房地產發展商又另當別論了.房地產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大量使用槓桿,靠借錢發展起來的行業.最近中國政府為了調控房屋價格,試圖在源頭卡住地產商,讓開放商難以拿不到貸款.他們就算從海外籌集到資金,也不讓他們換成人民幣,在這樣的控制下,就算房地產市場不出現深幅度回調,它們自己的資金鏈也很有可能斷掉.屆時倒霉的還是借錢給它們的銀行.
2008年中國銀行業面臨內憂外患.在國內,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放緩,但通貨膨脹則在抬頭,這意味著宏觀調控將繼續從緊,銀行貸款會繼續被抽緊.過去一年內銀行收入增加,有相當部分來自證券類產品銷售,今年股市回調可能使得相關銷售大幅滑坡.中國企業開始走出去,但有點"生不逢時",美國次級債泡沫破裂,使得擁有相關債務的中國的商業銀行積累了一堆外國壞賬.
在國內,受美國次級債影響最大的要算是中國銀行(3988.HK: 行情)(601988.SS: 行情)了,它持有的次級債券有關產品數量,在亞洲同行中也屬於較多的.其它大型商業銀行涉外業務沒有中行那麼多,但也有類似的問題.剛剛解決本身壞賬問題的中國商業銀行為甚麼在海外投資方面,表現得要比很多外國同行都激進?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成功上市後,它們發現自己錢太多了,心裡癢癢地希望能夠把這些錢拿去投資,而風險管理水平還沒有能夠完全跟上,有"冒進"之嫌.
過去幾年來,中國銀行利潤可觀的原因主要是:有利的貨幣政策擴大了凈息差收入,股市暢旺使得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快速增長.但這些因素今年未必能夠持續下去.短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放緩,而銀行是周期性最為明顯的行業之一.
**警惕壞賬捲土重來**
股票市場的反應往往具有提前性.?生中國金融股指數今年以來已經下跌了22%左右,超過同期?生國企指數17%的跌幅.
高盛本周將銀行股一年後的目標價調低了21%,並調低三家中小規模銀行的評級,包括給珠三角工廠貸款較多的深圳發展銀行000001.SZ,和資產質量相對薄弱的寧波銀行002142.SZ和南京銀行601009.SS.該行建議投資者買入大銀行股票,譬如它自己參股的工商銀行(1398.HK: 行情)(601398.SS: 行情),因為工行主要放貸對象是基礎設施,能源和消費者個人貸款,相對安全.高盛也推薦交通銀行(3328.HK: 行情),因為它在同行中擁有的美國次級債相關貸款是最少的.
2007年,銀行業成為中國股市領跑的明星,上半年行業利潤增長幅度平均達57%,多家商業銀行業績翻倍.但快速擴張不免也為未來埋下了隱患.過去幾年銀行狀況的改善,固然有銀行本身的改革成果,但主要還是得益於環境.
大約3-5年前,中央匯金給大型國有銀行注資,一次性拿走它們的壞賬,但投資者必須警惕不良貸款是否會捲土重來.近年來中國銀行業壞賬率的改善,和總資產的增加速度超過壞賬增幅,即分母增速超過分子有關.隨著國家緊縮貸款,和企業的景氣程度下降,今年兩者增幅可能反過來.
長遠來看,銀行體系目前占用資金過高,有下降的可能.另外,金融監管當局現在用制度保證了銀行的利潤空間,但當未來利率市場化後,銀行旱澇保收的收入會大規模地減少.投資者雖然普遍看好中國銀行業的長遠發展前景,但也要謹慎短期和中期的大量負面因素.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