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4/08 下跌▼56點,收在8672點,成交值1334億

[昨日國際]
■美股:
●投資人預期華盛頓共同基金將獲得由TPG Inc.私募基金領導的投資集團50 億美元資金挹注,股價暴漲29%,該公司在公告逾30 億美元的資產減損後,急需資金填補缺口,加上美林證券調高歐洲銀行業的投資評等至中性,認為信貸市場最壞情況已過,消息面的利多支撐金融股走揚。紐約5 月原油期貨價格突破109 美元,激勵艾克森美孚和雪佛龍石油走強,帶動能源股上漲。金融和能源類股上揚推升了美股盤中一度漲幅逾百點。惟研究機構iSuppli 認為消費者支出可能縮減,對諾基亞等供應晶片的博康受到預期記憶晶片需求可能走軟而股價下滑,使得科技股拉回早盤漲幅。另外,財報週開始後首度公布財報的美國鋁業,由於市場預期第一季盈餘可能不如分析師而股價下挫,使得美股從早盤大漲的走勢中拉回平盤附近。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上揚0.02%至12612.43 點;史坦普500 指數上揚0.16%至1372.54 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26%至2364.83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揚0.13%至369.55 點。

●全美最大儲貸機構Washington Mutual 與私募基金協商,可望獲得50 億美元資金挹注,信用市場出現止穩跡象,激勵投資人信心增強,預期聯準會釋出的各項措施可望阻擋經濟下檔風險,導致公債需求降溫,二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二月以來高位。

■歐股:
●美林證券表示信貸市場紛亂可望逐步降溫加以價值面低估,因而調升銀行產業投資評等至”中性",並將瑞士銀行投資評等調升至”買進”,市場買氣因而增溫。高盛證券基於金屬價格走揚之故,上調原物料類股投資評等至”具吸引力",使原物料類股強勁走揚。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上漲1.14%、法國CAC 指數走揚0.89%、德國DAX 指數收紅0.85%。

■亞股:
●市場預期需求強勁將支撐煤炭價格處於高檔,激勵Bumi Resources 等礦業類股上揚領漲印尼股市;投資人逢低買進藍籌股推升新加坡股市收高;中遠太平洋表示受惠中國出口增加與處分銀行持股獲利,去年下半年度盈餘劇增,股價應聲上揚領漲香港股市;副總統當選人蕭萬長近日可望前往海南島參與博鰲論壇,投資人預期兩岸關係逐步趨緩,而三通開放將更為樂觀,激勵資產、營建、觀光、百貨等相關類股股走揚,尤以營建類股漲幅最甚推升台股上漲1.55%居冠;美國經濟數據欠佳引發投資人對美國經濟的憂慮,拖累馬來西亞股市下跌0.07%。菲律賓股市假期休市。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4-08 16:30:00)
大勢分析:今日台股呈現反彈後的整理,加權指數以小跌56點做收,成交量能為持在1300億元水位。整體而言,近期台股隨著國際股市波動而持續在年線附近震盪整理,不過以亞洲股市來看仍屬強勢,但由於受到4月份股東會及財報公佈影響,未來量能可能不利大盤推升,推估指數仍是以8400~8800區間震盪為主。而對於大盤的看法,現階段幾個看盤重點值得留意,首先是台股在歷經大選激情後以逐漸恢復與國際股市連動,未來中波段的方向仍是得回歸國際股市邏輯,其中包括美國景氣後續追蹤、原物料通膨壓力以及高油價效應等,相關議題都將引導全球經濟走向,當然也是牽動台股主要關鍵。其次,回到國內的政經情勢來看,未來政策實施重心才是左右台股相對國際股市強弱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選舉支票能否兌現以及兩岸關係改善等議題,不過在消息面仍偏向樂觀的前提下,台股未來仍是有機會優於國際股市。因此綜合以上,就操作的角度台股仍是具有吸引力,但由於短線指數空間不大,未來操作仍是建議以主流股操作為主。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99.51 11.73 16.12
總計(億) -71.66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187.34 7.68 51.83

外資持續賣超。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美股震盪尾盤壓回,台股開低震盪尾盤收最低,成交量增加,融資減少50E融券同步減少。

日線格局,今日收小幅黑K,指數落在5、10M之上整理。食品、營建繼續走高。既然外資持續賣出,等到融資發現苗頭不對,股價就只好用各式各樣的跌停回應了。如果這波融資繼續衰退,且指數往下探底,四月過後,我就有興趣進場買股票了。

IMF預估信用市場風暴損失總值達9450億美元,美國2月成屋銷售簽約指數月減1.9% 來到歷史新低水準。次貸威力真是十分驚人。

[其他訊息]
格林斯潘:將信貸危機歸咎於我不公平 - 《華爾街日報》
路透新加坡4月8日電---美聯儲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周二再次對抨擊自己的言論做出回應,稱將信貸危機歸咎於他是不公平的,並不後悔在執掌美聯儲時作出的決定。

在周二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格林斯潘表示那些批評人士忽略了對他有利的一些證據,並且沒有想到美聯儲當時減息行動背後的考量。

批評人士認為,在格林斯潘擔任美聯儲主席期間,美國利率從2000年底的6.5%降至2003年中旬的1%,貨幣政策過於寬鬆,而之後又用了過長時間重回從緊政策。他們認為,這催生了過多的抵押貸款,並且導致了後來成為信貸危機根源的房產泡沫。

但格林斯潘表示,聯儲降息行動旨在促進經濟發展和預防通貨緊縮,而且當時對政策委員會投反對票的是那些希望聯儲利率更低的人。

分析人士還譴責格林斯潘沒有敦促銀行向擁有較差信貸紀錄的貸款人施以更嚴格的規定,而且沒有預計到次級按揭的垮台。“我曾無功受祿,”格林斯潘說,“現在我又因為沒有做的一些事而受到指摘。”

在採訪中,格林斯潘承認他在房產泡沫是否出現的問題上沒有判斷正確。但華爾街日報的記者Greg Ip表示,格林斯潘與其他一些外國央行行長的想法並不一致,後者認為他們的首要工作是預防額外的資產價格通脹。

格林斯潘表示,他其實抱有“19世紀”那種對寬鬆貨幣政策的反感,因而低到極點的利率“讓我內心深處感到不舒服”,但他否認自己將其他人也拉下了水。

“讓我覺得有趣的是,歷史似乎被改寫了,我被描述成一種壓倒性的力量,迫使所有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非常聰明的人們照我的意思來做,”他說,“這很愚蠢。”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ber422 的頭像
    saber422

    saber422

    saber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