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上漲▲53點,收在8435點,成交值1466億
[昨日國際]
■美股:
●聯準會宣布將釋出高達2000 億美元資金進入金融體系,支應銀行體系之次貸相關虧損,以標售國庫券方式來交換包括由Fannie Mae、Freddie Mae 與銀行所售出之不動產抵押債券與其他債權,借貸期限為28 天,而非既有的隔夜融通,利多消息激勵美股創下五年來最大漲幅,投資人預期此舉將會刺激銀行放款,花旗集團、美國銀行、Fannie Mae 等帶領標準普爾金融類股寫下八年來最大漲升幅度,亦推升標準普爾十大類股除健康醫療類股外全數收紅。而國際油價再創新高,盤中一度來到每桶109 美元天價,帶動艾克索美孚股價大漲5.1%,為2002 年10 月以來最大升幅。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上漲3.55%至12156.81點,史坦普500 指數上漲3.71%至1320.65 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3.98%至2255.76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3.18%至350.54 點。
●聯準會宣布將以每週標售方式,允許主要公債交易商以流動性較低的房貸債券交換流動性高的國庫券,規模高達2000 億美元,導致投資人拋售公債,二年期公債殖利率攀至1996 年三月以來高點。
■歐股:
●美國聯準會宣布與歐洲央行、加拿大央行聯手對金融業再度進行紓困,讓銀行以債券質押方式借貸2000億美元,以減緩金融緊縮情況。歐洲金融類股包含瑞士銀行、匯豐控股、巴克萊銀行等聞訊上揚,此外,法國興業銀行藉發行新股已籌措85 億美元新資金,股價上漲4.5%作收。受到國際油價一度飆漲至每桶109 美元價格激勵,英國石油、Total 等能源類股表現隨之走強。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上漲1.09%、法國CAC 指數上漲1.33%、德國DAX 指數上漲1.19%。
■亞股:
●台幣兌美元持續升值帶動資產、營建等傳產類股上揚,領漲台灣股市;投資人偏好景氣趨緩仍能產生穩定收入的公用事業類股,香港電燈、中電控股等類股勁揚,推升港股上漲作收;原油價格高漲以及投資人對美國景氣的擔憂,持續壓抑亞洲國家股市走勢,唯逢低買盤進場帶動,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股市終場收高,尤以前一交易日跌幅較深的馬國股市上漲2.84%居冠,菲律賓股市平盤作收,印尼股市則小跌0.17%墊底。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3-12 16:40:00)
大勢分析: 美股在全球主要央行同步宣布聯合注資銀行體系之下呈現強力反彈,但亞股受此激勵卻普遍開高走低,其中台股終場僅以上漲53點作收,成交量放大至1472億元。整體而言,距離總統大選只剩7個交易日,在獲利提前出場賣壓以及押寶買盤的拉鋸下,預期未來一週指數進入震盪加劇的機會大,操作上應留意個股的風險控管。另外搭配技術面來觀察,年線附近仍是台股現階段主要的壓力所在,幾次挑戰皆是無功而返,既使昨日美股大漲也無法帶動指數順利站上,顯然意味著選前獲利了結賣壓不輕,且加上台股量能不足,因此短線上指數應仍是處於季線至年線之間的震盪格局。而既然指數進入震盪,個股選擇格外重要,其中押寶選情的題材個股須特別留意,包括資產、營建、觀光、金融等族群,在選前倒數階段消息面應仍是正面看待,不過由於此波股價漲幅皆不小,對於進場追價的投資人,操作上仍需留意個別股進出的時間點。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130.91 4.63 10.96
總計(億) 146.50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26.83 9.25 30.91
外資今日買超。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美股昨日走高,創下逾五年來最大漲幅,台股一筆開高幾乎上漲兩百點,昨日多頭由底部拉抬了180點,今日開在最高卻被壓回140點,量能增加。資減券增。
日線格局,台股衝上1800E之後,持續量能減弱,出量走勢就偏弱,量縮才上漲,不是個穩當的多頭。觸碰到20MA多頭反擊,上了5、10MA卻遇上壓力,開高走低量能又放大,均買均賣成交持平,想賣的人大多都賣得掉,算是出貨順利了。明後日可能要再出現殺盤,這樣才比較有利四月以後的多頭。
FED祭出了2000E的振興經濟方案,事實上代表著美國經濟的危急現狀。
[其他訊息]
美聯儲2,000億美元為市場注強心針,然衰退陰霾難消
路透華盛頓3月11日電---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周二宣布為市場再提供2,000億美元的借貸工具,為信貸市場打了一支強心針,無疑可緩解一部份流動性的問題,然而其力度看來仍不足以將美國自衰退的陰霾中拯救出來.
華爾街的經濟分析師指出,美聯儲的注資行動是往正確方向邁向的一步,但現時市場最需要的,是給予他們時間,以削減數以十億美元計的環球債務.
"這是另一種工具,連同美聯儲稍後將採取的進一步減息行動,將會有助於緩解痛苦的過程,"花旗的金融分析師Chris Wiegand稱,"但這不是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法."
美聯儲自去年9月中以來多次調低基準利率,累計幅度達2.25個百分點,市場普遍預期其將於本月18日的會議上再次宣布減息.但因不動產放款抵押債券價格大幅下滑,損害了銀行的資產價值,窒礙了銀行放貸,亦令企業的信貸成本上漲,僅有上述降息舉措是不夠的.
此外,過去六星期以來美元匯價大幅下跌,而油價則再創歷史新高,美國藍籌股股價亦跌回到1月觸及的18個月低位附近.美聯儲的注資行動,使得銀行甚至可將私人的不動產放款抵押證券轉移至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上,這是舒緩擴大中的信貸危機的另一個嘗試.
然而,部份分析師質疑,美聯儲的反應是否來得太晚."他們(美聯儲)正朝正確的方向走.我只是覺得他們被視為反應被動,"LPL Financial的投資策略員John Canally表示.
Canally和其他分析師指出,從金融機構削債的水平看來,美聯儲的努力似乎仍較溫和.一些華爾街分析師估計,金融機構須削減的債務可能超過1萬億(兆)美元,遠超過這次的2,000億美元注資額.
**最壞的仍未來臨**
信貨危機最壞的情況可能仍未降臨,而這將令重燃美國經濟增長動力的工作變得更加複雜.銀行的負債承受沉重壓力,他們已減少了對私人股本、對沖基金、企業甚至地方政府的放貸,加劇了因房價下滑、食品和能源價值上升所引致的消費開支下滑.
"我們已看到的是被收緊的貨幣市場,而通過注資將可緩解這情況,"紐約瑞信的環球經濟主管Kathleen Stephansen稱,"這不會令信貸緊縮消失,因為減債仍會繼續進行,但過程會較有秩序."分析師仍然認為美聯儲需要提供更多的協助去舒緩信貸危機,特別是如果市場參與者採取迴避的態度,令借貸維持收緊的話.
"拋出美元將令全球充斥著美元,這亦類同於調低利率,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銀行或放貸人就會提供貸款,"全球最大應收帳保險商Euler Hermes的首席經濟師Daniel North稱."假如他們(銀行界)依然認為市場有潛在的虧損可能,他們就仍不會放寬信貸,"North續說.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