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下跌▼249點,收在7845點,成交值2289億
[昨日國際]
■美股:
●十二月零售銷售意外減少0.4%、乃去年六月以來首度下跌,加上花旗集團宣布上季認列次貸證券資產價值減損180億美元,虧損金額達98.3億美元,將減少股利41%及裁員4200名,股價重挫7.30%至五年低點,領跌金融類股滑落3.7%。此外,疲弱的零售數據衝擊威名百貨收低1.43%,市場認為蘋果電腦在MacWorld大會中推出的新產品並未造成太大轟動,該股挫跌5.45%,而油價滑落至每桶91.90美元,也拖累能源類股收黑。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下跌2.17%至12501.11點,史坦普500指數下跌2.49%至1380.95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2.45%至2417.59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3.15%至353.18點。盤後英特爾本季營收預估94億美元、不如市場預估的101億美元,盤後重挫14%。
●十二月零售銷售意外下滑0.4%,乃去年六月以來首度下跌,同期生產者物價指數較上月減少0.1%,此外花旗集團公布史上最大季度虧損,市場進一步擔憂景氣有衰退風險,公債防禦性需求升溫,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降至2004年來最低。
■歐股:
●利空消息紛飛,歐股收黑。英國最大零售商特易購銷售不佳,截至1/5 的六週營業額成長3.1%,低於第三季4.1%的成長幅度,亦低於分析師預估4%水準,此外,歐洲最大家庭修繕用品零售商Kingfisher 遭摩根大通銀行調降投資評等,因房市不振將影響營收,股價收低逾6%,而精品商 Burberry Group 更重挫16%,創2002 年上市以來最大跌幅。再者,摩根士丹利調降藥商Sanofi-Aventis 與諾華藥廠投資評等、以及 德國投資人信心指數滑落至15 年最低等消息,進一步令大盤承壓。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下跌3.06%、法國CAC 指數下跌2.83%、德國DAX 指數下跌2.14%。
■亞股:
●市場認為國民黨贏得立法委員選舉,可望鬆綁對於中國大陸的投資限制,推升台股勁揚3.13%;高盛以匯豐控股可能須提高壞帳提列為由將其評為確定賣出,拖累該股下挫領跌香港股市;市場擔心新加坡交易所的交易量將因美國經濟趨緩而減少,拖累該股重挫逾7%領跌星國股市;投資人認為馬來西亞股市近期漲幅過甚,獲利了結賣壓出籠壓抑馬國股市收黑;報載花旗集團將為次等級貸款商品提列更多壞帳,市場擔憂投資人對新興國家資產的需求可能大幅減低,拖累菲律賓與印尼股市下跌,其中印尼股市下跌2.86%墊底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8-01-16 15:40:00)
大勢分析: 台股在立委選完底定後,量能逐漸放大,搭配未來總統大選的期待,台股近期出現難得的強勢,而外資近期的大買台股,也代表資金有回流跡象,台股在新台幣放量升值的引導下,有利資金行情的發酵,推估近期台股將以強勢格局為主,仍著重主流股的操作,若以量能觀點來看,指數有挑戰9000點的實力。先從指數角度而言,台股此波段過高,主要以非電子股為重要動能,包括資產、營建和金融應是目前盤面上量能所在,而代表個別股分別為台肥、華固和國泰金,這是台股此波上漲重要鐵三角,只要「總統大選」期待存在,這三大塊應是近期佈局重心。另外以國際原物料連動的,包括中概食品、原物料股為主,可以統一和台塑當具代表,此強度稍弱,但可依位置不同高出低進的策略,最後電子的部份,隨美股仍在弱勢格局下,只剩下「跌深反彈」可以期待,未來可能持續進入本益比修正。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33.75 -0.40 -0.14
總計(億) 33.20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131.41 -56.90 68.85
外資買超繼續縮減,其他法人減碼。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美股走弱,台股今日開低走低,爆量收盤。融資大增,融券增加。
日線格局,台股帶量跳空往下殺,跌回20MA,但量能爆增,對多頭不利。如果這是回升段,不應該量能這麼大,也不應該殺那麼厲害。美國並沒有經濟面的好消息,台股則是過於熱絡,我要是金融傳產的主力,五年來難得等到這個絕佳的大量出貨時機,當然要想盡辦法拉高出貨,做出養套殺的動作,目前看起來今日已經完成。這樣金融、傳產的底部應該會出現沒有支撐的現象,理論上要破7664。
美國第四季工業生產年增率-1%,為一年以來首度季度下滑。12月消費物價升0.3%,11月則漲0.8%,通膨減緩。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協會 (RICS)表示,通報房價下滑的房地產經理人與測量師人數高於通報上漲的人數49.1個百分點,相較於前一個月的40.6個百分點。倫敦房價信心降至2003年以來低點。
[其他訊息]
華爾街日報:次貸無底洞 呆帳一筆接一筆 金融風暴何時了? 2008/01/16 22:23:11
鉅亨網編譯曲培芝‧綜合外電
花旗最新的聲明和過去沒有太大差別。該銀行昨(15)日表示該行因為和次貸有關的證券虧損,第 4季減計180億美元資產。雖然花旗在不到3個月內就募集了75億美元新的資金,新一波的虧損迫使該行必須再額外募資至少145億美元,並調降股利40%,以及出售非核心資產。
和其他捲入次貸風暴以及隨之而來的信用危機的銀行或券商不同,花旗現在是受創最嚴重的業者。該銀行減計資產的金額很容易便凌駕瑞銀的 100億美元或是摩根士丹利的94億美元。
看空的人說未來還會出現更多的壞消息,意味現在要斷定是否可以逢低買進金融股還言之過早。這群投資人補充,花旗實際上也這麼認為,因為該行向外尋求奧援的資金比危機已過所需的資金還要多一些。
Tocqueville 資產管理公司的基金經理人Thomas Vandeventer表示,「金融股目前還沒有脫離險境。」「除了短暫的空頭市場反彈,現在看起來沒有一定要買進這些股票的理由。」
在和投資人召開的視訊會議中,花旗財務長Gary Crittenden 坦承依該行目前所籌集到的資金,該行有能力承擔更多的壞消息。Crittenden也說出了許多該行仍在遭遇中的風險,包括和次貸有關證券可能出現近一步虧損,信用卡持有人的違約率可能增加,以及一些債券發行商和次貸保險公司可能無法實現承諾。
Merrill Lynch(MER-US;美林)明天將發布獲利,預料也將公佈和次貸有關的大筆資產減計。該公司在宣布將籌資66億美元後,昨日股價大跌5.3%,或2.96美元,至 53.01美元。美林在減計79億美元資產後,透過折價釋股,已在12月集資62億美元。
不是每個人都在放棄金融股反彈的希望。有些人認為市場已經為金融股製造了太多的壞消息。 Pzena投資管理公司的負責人 Richard Pzena這樣描寫花旗,「誰在意花旗會不會再減計資產?」 Pzena相信,有鑒於花旗強大的特權,資金呼之即來,該公司長期獲利能力維持在每年每股 5美元之上。不過目前市場將該公司股價反應成好像該公司獲利將永遠處在下跌狀態。 Pzena所屬公司重金押注金融產業。
Pzena 指出,花旗向資本市場集資的能力驚人,該公司是美國資本最健全的銀行之一。他補充,新的資金將稀釋花旗股東大約 10%,不過這個數字他還能夠忍受。
此外,歷史可能顯示,「對於銀行和券商而言,在黎明來臨前往往是最黑暗的一刻。」因為投資人預期走勢可能反轉,金融公司的股價通常在其業績改善之前幾季落底。根據投資公司 Birinyi Associates Inc.的研究,「過去38年來,銀行業通常在經濟開始轉好之前 4個月落底。」
儘管如此,要猜測金融公司的未來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因為目前市場上的不確定性已經達到空前新高。銀行和券商目前資產減計的規模是否反映了過去的虧損,或是能否預估未來產業疲弱的情況,大家都不甚清楚。
Tavakoli Structured Finance Inc.總裁 Janet Tavakoli 表示,「花旗所減計的資產似乎沒能反映目前市場的價格。」花旗上調資產減計可能將該公司整體減計規模推升到大約 210億美元,此舉將進一步侵蝕該公司的資本。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高點回檔10%左右停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