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上漲▲237點,收在9099點,成交值1436億
[昨日國際]
■美股:
●聯準會如期維持聯邦基金利率於5.25%不變,會後聲明稿指出「近期債信緊縮不至於危及經濟,在就業、所得與全球經濟成長支撐下,美國經濟未來幾季仍將溫和擴張,重申通膨仍是最大威脅」,投資人正面解讀聯準會對景氣展望樂觀,金融、能源與公用事業類股領軍大盤收紅。RBC證券引述穆迪報告認為投資銀行在次等級房貸虧損不大,激勵高盛證券領軍金融類股收高0.9%,發電廠Duke Energy上季獲利告捷,股價大漲5.36%,博奕業者Wynn Resorts挾上季營收倍增之利多飆升逾10%。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上漲0.26%至13504.30點,史坦普500指數上漲0.62%至1476.71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0.56%至2561.60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0.33%至493.54點。盤後思科系統公佈上季獲利成長25%,並調高本季營收預估,盤後上漲5.7%。
■歐股:
●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為因應次等級房貸可能造成經濟趨緩,將降息或至少維持利率不變,金融與銀行類股帶領歐洲股市止跌收紅。Dresdner Kleinwort 銀行調高歐洲銀行類股投資評等至「加碼」,英國巴克萊集團、瑞士信貸、德國第二大銀行Commerzbank 攜手上揚,英國渣打集團表示,上半年度獲利成長26%,超越分析師預期,股價亦收紅4.3%,推升銀行類股上漲2.36%居類股表現之冠。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漲1.93%、法國CAC 指數漲1.58%、德國DAX 指數漲0.93%。
■亞股:
●印度與菲律賓股市跌深反彈,主要權值股世界第三大煉油廠Reliance Industries 與菲律賓最大地產開發商Ayala 領漲大盤,菲律賓股市以上漲2.80%居冠。不過美國次等級抵押貸款持續影響投資人持有高風險資產意願,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與印尼股市連袂收黑,台灣股市以下跌0.89%墊底。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7-08-08 17:30:00)
大勢分析: FED會議第九度維持利率水準不變,且會後聲明強調對經濟溫和成長預期不因信貸市場波動修正,然此番偏多的談話也使美股跌勢稍緩,亞股今日也順勢演出反彈行情,而台北股市終場就以上漲237點作收,成交量為1440億元。整體而言,FED的聲明已消除市場對美國經濟走弱的疑慮,短線上將有助於穩住國際股市的跌勢,而國際股市止跌走穩也將有利台股後續的反彈行情。不過就技術型態而言,短天期均線下彎所形成的反壓仍不容忽視,因此在7/27的跳空缺口約7300點的位置,也就是月線所在的水位,未來操作上可視為此波反彈的重要觀察點位。而既然定位大盤反彈,選股方面也就是著重於跌深股,原則電子、金融、傳產皆有機會,邏輯上以前波大盤上漲的強勢族群為主要優先,惟在操作的過程中,應以搶短的心態為之,淺嚐即可。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35.92 18.54 14.02
總計(億) 68.47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703.16 119.08 -27.53
三大法人同步買超。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台股今日開高走高,一路上攻,量能持平,融資小幅增加,融券增幅擴大。整體而言,台股已經開始走穩,多頭攻擊應該不容易持續表演,台股比較容易暫時盤整,但是融券那麼好心的增加,又讓多頭未來有突破的助力,這是一個買點。啊~要是能再來一個政治利空來測底,那真不知道該有多好呢??
[其他訊息]
美國生產率成長疲弱,薪資上升推高通膨的風險猶存
路透華盛頓電---美國第二季非農業生產率增幅低於預期,較上年同期僅小幅上升,暗示薪資增長推高通膨的風險猶存.疲弱的生產率成長是助使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側重通膨,而非放緩的經濟成長.周二FED維持指標利率不變,並表示,盡管信貸狀況緊縮,且經濟的下檔風險增加,但通膨是其最為擔心的問題.美國勞工部周二公布,第二季非農業生產率環比年率為上升1.8%,低於華爾街預期,第一季修正為成長0.7%.
備受FED關注的單位勞工成本第二季環比年率為上升2.1%,時薪增長3.9%,增幅超過了生產率.第二季單位勞工成本增幅不及第一季的3%,但一些分析師稱,這樣的增速仍足以帶來通膨憂慮.更重要的是單位勞工成本較上年同期上升4.5%,為七年來最大升幅.UniCredit市場和投行部門分析師Harm Bandholz稱:"生產率報告無疑確認了FED對通膨的憂慮."
數據公布後,美國政府公債價格下跌,美元小幅上升,投資者根據數據及FED對通膨的關注推斷,短期內降息的機率低於許多人原先的預期.美國股市小幅收高,因FED對經濟的信心舒緩了緊張情緒.
**生產率成長趨勢緩和**
A.G. Edwards & Sons首席美國分析師Gary Thayer稱:"報告的確顯示第二季生產率改善,但僅是小幅上升,單位勞工成本仍在成長--可能處於FED樂見區間的上端."過去四年來,生產率成長逐漸放緩,過去12個月間,僅上升了0.6%.Wells Fargo資深分析師Scott Anderson稱:"要解除通膨壓力,需要更長時間的遲滯成長."
盡管部分分析師擔心美國生產率成長的長期趨勢放慢,但其他分析師則認為,在經濟周期的這個階段,放緩是典型的.Naroff Economic Advisors的Joel Naroff稱:"我們不應忘記,當前的經濟擴張已持續了近六年.隨著擴張接近尾聲,生產率成長應會趨緩."生產率成長的趨勢步伐塑造長期的經濟成長潛力.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買進成本10%以下停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