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7/10 上漲▲14點,收在9384點,成交值2270億

[昨日國際]
■美股:
●股票買回計劃頻傳,加上第二季企業獲利可望超越預期,史坦普500指數企業獲利連續19季超過10%,市場樂觀氣氛洋溢。嬌生公司表示將購回100億美元庫藏股,美國第三大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宣佈計劃在明年底前買回150億美元股票,帶領史坦普500指數能源類股上漲1.19%居冠。瑞銀證券看好英特爾毛利率提昇,調高其股價目標,激勵股價連五日上漲,而美國鋁業盤後公佈之每股獲利優於分析師預期,率領道瓊工業指數上揚,距離歷史高點僅27點。此外,國際油價下跌與公債殖利率下滑,均進一步帶動美股漲勢,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上漲0.28%至13649.97點,史坦普500指數上漲0.09%至1531.85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0.13%至2670.02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1.14%至520.53點。

■歐股:
●歐股連續兩天上漲。歐洲最大嬰兒食品製造商Royal Numico傳出併購消息,帶動食品及飲料類股上揚。奧地利最大電信公司Telekom Austria樂觀預期未來獲利增長,成本有效控制,調高至2010年的獲利展望,推升股價上漲3.1%,同時嘉惠電信類股表現。此外,銅價漲至兩個月高點激勵全球最大礦脈公司必和必拓上漲1.8%,德意志銀行將全球最大鋼鐵製造商Arcelor Mittal的投資評等調高至「加碼」,後者股價收高2.6%。終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上揚0.34%、法國CAC指數漲0.03%、德國DAX指數收紅0.36%。

■亞股:
●台灣六月份出口預估將較去年同期成長5.5%,加上晶片業者七月份來漲價幅度達20%,聯發科技、群創光電領漲台股;市場預期新加坡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將達7.7%,星展集團等銀行類股領漲大盤;瑞士信貸表示強勁企業獲利與借貸回揚將支撐馬來西亞企業股價走高,激勵馬來西亞股市收紅;市場看好印度企業獲利將優於預期,電機設備商領漲;印尼央行表示下半年銀行借貸將穩定成長,銀行類股應聲上揚,帶動大盤以上漲1.99%居冠。惟菲律賓股市漲多回檔賣壓湧現,下跌0.39%。

[今日券商報告整理]
http://pchome.syspower.com.tw/report/
http://stock.yam.com/aft_market/index1.html

元富投顧研究部  提供  (2007-07-10 17:00:00)
大勢分析: 指數進入震盪加劇的走勢,除了短線漲幅不小,正乖離過大外,也出現了部份外資多空的看法,原則上只要不是全面性的看多,且出現量價失控的現象,目前這種現象仍屬正常的走勢,尤其量能增溫但不失控,代表市場買盤仍是相當積極的,故漲多後的震盪仍可接受,故中多架構並沒有改變,只是目前的操作難度的確有升高的現象,因為強者恆強的走勢下,敢進場追價者似乎也不多,而場外資金伺機進場者也不少,所以即使指數震盪,下檔的買盤仍不少,所以即使指數震盪,下檔的買盤仍不少,故短線操作上仍是逢低擇優作多。而選股還是重點,電子股在六月營收公佈後還有什麼題材可供炒作是必需要留意的,原則上仍以中小型個股為主,而傳產股之資產股已見全面擴延效應,應是觀察的重心所在,金融股還是以證券相關,以及低PBR的概念為選股的標的。

[法人動態]

外資 投信 自營商
106.07 36.63 3.13
總計(億) 145.84
累計本月至今日止
735.39 224.67 84.87

三大法人持續買超。

[今日走勢]

[觀察心得]
昨日美股收跌,昨日台幣升值,今天繼續震盪。台股再度出量,價格走勢較溫吞,今天資券再度增加,仍在多頭趨勢當中。翻開蘋果日報,一片樂觀的預期。期貨空方繼續加碼,轉為逆價差,OI再度增加,養空一段時間以後,又要來一波軋空了。這盤叫做量滾量的強勢盤,可以在盤中預估量量縮的時候部份停利。美股今天走弱,明天要測支撐與防守,股票部位高可以一邊減碼一邊觀察大盤的支撐。

算一算寫到八月中的話,投資報就寫滿兩年了呢!!

[其他訊息]
中國A、H股指數套利並非不可為
路透香港電---反映香港和大陸市場差價的恆生AH股溢價指數,周一正式登場.這個由恆指服務公司編制的指數,使得大陸和香港市場同一股票的價差進一步透明化.A和H股之間巨大的價差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套利機會,比如洛陽玻璃上海股價是香港的6.71倍.恆生AH股溢價指數剔除了15家規模較小,A股比H股貴得更為離譜的企業,使得這個指數不至於波動過大.該指數周一收於133.24,顯示A股要比H股貴33.24%.根據指數編制商提供的信息,上周中國股市大調整,按照歷史數據計算,該指數曾經低見128.3,即A股較H股溢價為28.3%,亦為今年2月初以來A股溢價的最低水平.

這個指數提供了一個可以一目了然的溫度計,未來有關衍生產品推出後,投資者可以獲得一個從兩地股票的價差不同中獲利的工具.該指數有利於縮窄兩地的價差,但沒有可能消除價差.兩地股票價格不同,和兩地投資者的喜好不同有關,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沒有套利機制.比如上海石化在上海,香港和紐約三地交易,A股價格是H股的2.33倍,香港和紐約的投資者成分也不同,但兩地價格相差無幾.目前只有300億美元外資被允許投資內地股市,100億美元內資被允許投資境外股市,與以千億美元計算的兩地市值相比,等於從水庫裡用調羹往外舀水,對改變兩地水位沒有多少幫助.目前雖然有投資者通過地下途徑投資兩地市場,但畢竟難成大器.

**公司套利**
投資者不能套利,上市公司可以.上市公司完全可以在便宜的市場香港回購股票,然後在貴價市場大陸發行同樣數目的新股.不過監管者可能會反對.港交所不會樂意看到已經到手的鴨子飛走,即已經上市的公司退市,去國內發行股票.國內市場的監管者也會擔心擴容太快,反對海外軍團全面海歸.

畢竟兩地上市的股票重頭大多在香港,要把H股換A股,意味著兩地交易公司的A股股本要擴容好幾倍.根據瑞信資料,比如工商銀行香港市場流通股佔總股本的24.9%,而上海只佔2.7%.中國人壽H股流通股佔總股本的26.3%,而A股只佔3.2.%.中信銀行香港市場流通股佔總股本的31.8%,而上海只佔3%.

其實現在做市商已經可以通過A50基金等工具套利.A50價格4月底曾經出現16%的大幅折價,莊家買入A50,換成其追蹤的50隻A股藍籌,馬上就可以賺錢.但如此豐厚的獲利機會只留給莊家,普通投資者就沒法買A50換A股.

**政府套利**
之前香港特首曾蔭權證實,兩地正在磋商設立A、H股機制,連接兩市,加強市場良性互動.如果政府願意牽頭這件事情,它們可以設立特別投資機構,在香港買股票然後在大陸拋售.比如中國剛成立的中國外匯投資公司已經很有創意地投資了黑石(百仕通,Blackstone),在A和H之間套利,可以說是風險更小的買賣.但這麼做肯定會有更大爭議,投資者難免會指責政府操縱市場.

任何方案的出台都免不了一個問題,就如果政策有效,足以讓A和H之間的價差快速消失,它會讓有決策權的政府,內幕消息的企業和信息靈通的大投資者佔優,以犧牲信息不靈的小投資者的利益為代價.

A和H的龐大價差肯定是不合理的,但就像長期存在的A-B股價格差異一樣.但不合理的未必就一定就要傷筋動骨地改.在目前環境下,不如通過擴大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DII),引入更多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讓兩地股價漸行漸近.

[庫存持股]
http://www.wretch.cc/blog/Saber422&article_id=15309772

有停有保佑~~請自行在買進成本10%以下停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ber422 的頭像
    saber422

    saber422

    saber4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